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数据法学》集刊第一卷首发

数据法学交叉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1-10-25 16:42:06 来源:法制网 作者: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建斌

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数据法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数据法学》编辑部主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纠纷解决智能化研究中心协办的“《数据法学》第一卷首发仪式暨数据法学交叉学科建设研讨会”日前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木樨地校区成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报、方达律师事务所、周泰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京东法律合规部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单位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分为开幕式、主题演讲、第一单元研讨和第二单元研讨等四个环节。

在致辞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曹诗权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庆祝《数据法学》这个新“生命”的诞生。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数据安全法。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构成的“三驾马车”,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对法律、法学、法治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其中交织的全新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拿出高质量的成果,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数据法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数据法学》集刊的创办是目前取得的重要成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数据法学研究将在公安大学不断发展壮大。

曹诗权指出,对于实现数据法学的“五位一体”战略目标,应当主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要有敏锐的政治思维。立足于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关注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为数据开发、发展、利用、捍卫国家主权、人民安全,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智力成果,面向国民经济的战场,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第二,树立全新的科学思维。大数据和数据法学是青年科学,也是年轻人的科学。大数据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产物,网络空间这一“第五空间”是一种新现象,因此,不能够把传统的、现实的思维和观点简单平移到网络空间、类推适用到数据范畴,而是要有一种创新的网络、大数据的学科、学位的研究范式,从而发展交叉学科,构建学科、学术的话语体系,形成全新的科学思维。第三,要树立前沿性、开放性、交叉性、融通性的思维。数据本是融合、交叉的成果,无论是人才培养、技术应用走的都是一种开放和交叉的模式,面对理论与实践的需求,要抓住研究前沿问题,不断开拓进取、取得突破,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汪勇教授强调,在大数据时代,法治数据在不断地积累,进而促使法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我国公安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执法数据,从而强有力地支撑了数据法学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及时成立数据法学研究院,在组建过程中不搞论资排辈,大力培养青年骨干,下大决心、大力气发展数据法学。

汪勇认为,法学应当追求更高水平的法治化。信息科技带来的创新教会人们进行重新思考,在过去发生的各种案件中,数据能够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客观情况。因此,在法学研究中,用数据去测量,与其他学科进行互动,数据可以全面地呈现出相关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实际状况,扩展从价值层面对数据进行评价的空间。数据法学研究应当不惧挑战,奋勇争前。与自然的领土和疆域概念不同,互联网和数据没有固定的边界,在数据跨境流动愈加频繁,给国家主权和安全带了更多的挑战。因此,公安大学不能在数据法学领域落后,《数据法学》的创办也离不开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公安大学对建设法学交叉学科很强的责任感,用数据思维去解决问题,建设一流的大学。公大数据法学发展应当继续深化校际合作。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清华法学》编委会主任申卫星教授指出,法学发展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与自动化、智能化结合,解决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权属、算法歧视和规制等新课题。历史地看,科技更新对法学会产生颠覆性影响,数据法学具备超越个体看到整体、超越局部看到全部、超越过去看到未来的优势。公安大学的学科敏锐性非常高,同时在公安执法大数据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主题演讲单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院长李玉华教授做了“公大数据法学的建设与发展”的报告。李玉华院长代表法学院和数据法学研究团队感谢校党委、出版社、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科研处、教务处等对数据法学交叉学科发展的支持,感谢帮瀛网络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对《数据法学》刊物的赞助,重点介绍了《数据法学》办刊严把政治关、实行校内和校外合作执行主编轮值和交叉学科编辑共同参与的基本制度。

李玉华介绍说,截止到目前,公安大学已经成立了数据法学研究院,建立了专门的数据法学团队,设置了面向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数据法学课程,创办了《数据法学》集刊。与此同时,数据法学相关科研课题获得立项16项,资助经费370多万元,累积共发表30余篇CSSCI论文(含10余篇CLSCI论文)、数篇内参研究报告和中央级报纸文章,多项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极大地提升了公大数据法学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李玉华强调,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新文科”建设的增长点,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五位一体”的战略规划下,青年学者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强校内外合作持续推动数据法学交叉学科快速发展。

第一单元主题为“数据法学刊物发展建设论坛”,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数据法学研究院院长苏宇副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社社长郑英龙教授提出,要综合专业向专业化,关注学科内容和刊物的传播性。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北外法学》执行主编郑曦教授针对集刊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发展前景;中国知网经管期刊合作部主任栾天琪提出集刊项目要和高水平的作者达成长期合作、和数据法学共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王博强调了传播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主题为“数据法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陈志军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法律系主任李昕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刘为军、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尹云霞律师、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兆峰律师、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张凌寒、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李怀胜、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裴炜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赵精武参与讨论,并对数据法学学科和《数据法学》刊物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主任吴才毓主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数据法学研究院副院长康宁做了会议总结。

编辑:邢国涵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