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司法局以体系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提质增效:首先,通过主导成立1个县级法律援助中心、11个镇(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及12个驻其他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服务网络城乡全覆盖,构建起城区半小时、乡镇一小时的法律服务圈;其次,强化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同步推行律师坐班、承诺服务、司法救助互认及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等制度,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再次,畅通便民“绿色通道”与法律援助、司法救助衔接的“律师通道”,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援助,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指派律师提供免费服务,真正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
凭借扎实的服务举措,南漳县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显著,多次获市级以上通报表扬,并先后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襄阳市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等称号。
13名大学生成功讨薪
2023年暑期,13名南漳籍大学生利用假期在一家托管公司务工。经过协商,托管公司承诺为每名大学生按月支付实习务工薪酬。按照双方签订的实习务工协议,以及每名大学生不同的实习务工时间,该公司共拖欠13名大学生报酬3.62万元。
8月23日,13名大学生走进南漳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面对13名大学生遭遇的“欠薪”困境,南漳县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受理了求助,迅速指派湖北君谐律师事务所邹国栋律师代理诉讼,为他们维权。庭审中,公司居然拿出了“工资收条”。原来,这家托管公司为逃避支付大学生的实习工资,“精心”策划了一套骗局:大学生们进入公司实习后,该公司管理人员以办理社保手续为由,让每名大学生复印了身份证,并在“上半部分为空白、下半部分贴有身份证复印件”一张A4白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让这些大学生们想不到的是,所谓的社保手续变成了“工资收条”!
如果无法证明收条是伪造的,大学生们将面临败诉的风险。经过多次走访调查,邹律师得知其中一名大学生在复印身份证签字时因心存疑虑,曾经悄悄录下音频和视频后,直接将此证据提交给法庭。经过专业鉴定,确认工资收条系该公司伪造。
2024年7月,法院支持了13名大学生的讨薪诉求,依法追回了被拖欠长达一年之的工资。
花季少年重返学堂
家住南漳县城关镇的16岁少年小明,常年跟随外公外婆生活,就读于一所技校。2023年春节后,因父母发生矛盾后拒付抚养费,被迫辍学。
面对家庭矛盾和生活困境,小明来到了南漳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该中心立即指派湖北君谐律师事务所邹国栋律师为小明代理诉讼。
开学在即,时间不等人。接手案件后,邹国栋律师迅速开展调查走访,在深入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后,很快理清了此案的脉络。小明的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本应为其子女主张民事权利,但在此案中,因未能履行抚养义务成了本案的被告,导致身份发生冲突;而小明未满18周岁,是未成年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身份。为突破案件难点,援助律师根据小明常年随外公生活的实际,当即向小明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申请,指定小明外公作为监护人,代替小明向县人民法院主张抚养义务。随后,援助律师作为小明的代理人,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考虑到小明没有经济能力和就学的紧迫性,援助律师在代其申请缓交诉讼费的同时,又向法院提交了《先予执行申请书》,请求法院先予执行小明的学杂费和生活费。
从立案到执行,仅一周时间,小明在法院和援助律师的支持下,拿到了上学急需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很快重返了校园。在后期的案件审理中,县人民法院又依法核定了小明年满18周岁前的所需费用,由其父母继续承担,促成了小明抚养案圆满解决。
八旬老人老有所依
薛坪镇南冲村秦奶奶已年过八旬,膝下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此前,其子女间曾经商定,由大儿子给父亲养老,二儿子负责两个妹妹出嫁事宜,三儿子给母亲养老。之后,秦奶奶的老伴由大儿子养老送终,老二也完成了两个妹妹的出嫁事宜。但待秦奶奶八十多岁后,三儿子却百般推脱,不愿承担养老义务。
秦奶奶的二儿子因为砍伐树枝从高处摔下,导致高位截瘫,鉴定为肢体一级残疾,只能依靠轮椅生活。为了生存,他坐在轮椅上做饭,爬着种几亩地,日子过得异常艰辛。秦奶奶年事已高,又身患多种疾病,需要人照顾,无奈只能跟着二儿子相互扶持过日子。秦奶奶既心疼二儿子生活不易,又忧心自己增加了他的经济负担,更伤心其他儿女不愿承担养老义务。无奈之下,便找到村委会解决。村委会十分同情秦奶奶的遭遇,多次调解她的养老事宜都没有结果。最终,村委会电话求助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
接到村委会求助后,该中心考虑到秦奶奶行动不便,决定上门服务。南冲村距离县城70余公里,秦奶奶住处偏僻,不通公路。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援助律师安劲波开车到达村委会后,沿着小路步行半个多小时,才来到秦奶奶住处。经过了解情况,问询养老诉求,援助律师现场与秦奶奶签订了委托手续。随后,援助律师作为秦奶奶代理人,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现场,秦奶奶几个子女均表示家里条件不好,无力养老。庭审答辩中,援助律师法理并举,当庭阐明了子女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和情理主张——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父母养你小,你就应该养她老”,“每个人都将变老,换位思考也能理解老人无奈状告子女的苦”。同时,律师建议老人应该固定一家生活,不能轮流赡养,避免老人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在援助律师情与理的感化下,大儿子主动提出了母亲跟随自己生活,二弟弟因残疾无需出钱,母亲赡养费由其他兄妹共同承担的养老方案,得到了其弟妹的同意。随后,法院下达了判决书,秦奶奶的养老事宜得以妥善解决。
南漳县法律援助中心用法律和公平正义为受援者撑起一片天,用铁肩担道义的暖心之举传递着“司法为民”的温度。2021年至今的4年间,该中心共办理公益法律援助案件3918件,年均超过970件;累计解答法律咨询15000余人次,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30余次;义务讨薪、为妇女儿童维权等,为特殊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何海军 叶君 石美琳)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