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国家及河南省关于强化移动源执法监管、推动减污降碳协同的工作部署,10月22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围绕移动源污染防治全链条开展专项调研,重点检查车检机构规范运营、运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路检路查执法效能提升和非道路机械执法监管等情况。
在济源市鼎鑫机动车检测计量有限公司,调研组现场查看检测线设备运行、人员操作规范及台账记录情况,重点核查是否存在伪造检测数据、放宽排放限值等违规行为。
在济源市中州物流有限公司,调研组向企业传达了进一步加严重型货车环境监管的有关要求,听取企业负责人落实省厅“一车受罚,单位受警示,全车得教育”要求,全面推动公司车辆环境问题整改情况介绍。
在克井超限站路检路查点,调研组实地查看便携式检测设备运行情况,观摩执法人员对过往货车的尾气筛查流程。“部分车辆存在OBD故障灯亮、尾气颗粒物超标问题。”执法人员现场反馈。
在济源市丰田肥业有限公司厂区,调研组听取了近期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回头看”进展情况,查看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流程。企业环保负责人介绍,企业21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8辆已经更换成了新能源车。
调研中,生态环境局就强化移动源环境执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根据秋冬季大气污染的特点,近期要持续强化车检机构和重型货车执法检查工作,对车检机构造假、重型货车故意改装造成超标排放等行为硬起手腕打击,对无主观故意、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以规范整改为主,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二是深化部门协同联动。联合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共治格局。三是强化目标导向。移动源污染防治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一战”,执法支队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守好底线,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为济源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作出应有贡献。(常丽丽)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