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司法温情守护岁月深处的慈孝底色

2025-10-24 15:25:24 来源:法治网 -标准+

浙江省慈溪市是一座因“孝”得名、因“慈”传世的城市。东汉年间,孝子董黯在大隐溪畔汲水奉母,子孝母慈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此地因此得名“慈溪”。

数千年来,慈孝文化成为一代代慈溪人共同的精神基因。慈溪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司法理念与深厚的慈孝文化相融合,在一桩桩关乎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案件中,绘就了一幅幅守护“夕阳红”的温情画卷。

亲情弥合老有所乐

“法官,我要起诉儿子儿媳。”赵阿姨一纸诉状,将儿子儿媳诉至法院,要求小两口偿还当初购置新房时垫付的钱款。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背后却是一个家庭经年累月的矛盾纠葛。

原来,儿媳怀孕期间,儿子因在外工作,赵阿姨搬去同住照料孙女。但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婆媳渐生龃龉。待儿子调回本地,婆媳矛盾并未缓和,反而加剧了小两口的婚姻危机。

面对复杂案情,承办法官前后四次耐心沟通,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临走前,赵阿姨对承办法官深情“告白”,“你帮我们守护住了家庭,非常感谢!”

裁判不难,人和不易,尤其是涉及老年人的案件。“法官面对的不仅是一纸诉请,更是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慈溪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持这种理念,慈溪市法院将“如我在诉”的共情与“家和人和”的慈孝智慧贯穿于涉老家事审判实践中,努力让老人能在亲情环绕中安度晚年。

图为位于慈溪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木兰天平”工作室

在“木兰天平”工作室内,温馨的布置为家事纠纷各方提供了“坐下来,聊一聊”的场地;依托妇联组织力量,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家事调查员等更好地疏导涉案各方情感;在案件调解过程中,法官们经常引用本地孝子典故、家风家训呼唤家庭亲缘情缘。

近日,周巷法庭“木兰天平”工作室办理了一起七旬老人起诉儿子的赡养纠纷,承办法官邀请家族长辈共同调解,一家人解开30年心结重新团圆。

今年3月,慈溪市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中心成立,按照“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架构设立服务站点,慈溪市法院8名干警受聘担任“木兰天平·睦家”家事调解指导法官,深入基层开展调解指导,推动家事纠纷源头化解、柔性解决。

图为“木兰天平·睦家”家事调解指导法官聘任仪式

法治护航老有所安

“要防止被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要相信所谓的‘低价’‘免费’。”这天,慈溪市法院网格法官在浒西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向老年人讲解常见的诈骗类型和应对方法。

活动中,网格法官介绍了一起慈溪市法院办理过的真实诈骗案例。被告人潘某以“免费送药”吸引路人,推销一种白色药酒。待人试涂后,又以“单独涂白色药酒有毒,要配合使用一种红色药酒做解药”高价出售所谓“解药”,不少老年人“中招”被骗。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渴望情感交流以及对新兴骗术辨识能力较弱等特点,设计各类骗局谋取钱财。为此,慈溪市法院积极推动网格法官下沉社区、养老机构等,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帮助老年人增强防诈能力。

图为慈溪市法院网格法官在浒西社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 共创无诈社会”法治宣讲活动

强化源头预防的同时,慈溪市法院对涉老诈骗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并在审判过程中,将追赃挽损作为重要环节,切实降低老年受害人经济损失。在近期审理的一起以“低价加工黄金首饰”为名实施黄金盗窃的案件中,经承办法官协调,被告方履行退赔义务,10名受害老人挽回全部经济损失。

司法审判彰显着法治的力度与温度。实现“老有所安”,不仅依靠对违法犯罪的严厉打击,也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权益保障中。

在掌起镇某村,两位七旬老人在跳广场舞时不慎发生碰撞。由于现场没有监控,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范市法庭“银辉工作室”调解员接到反映后赶到现场,经细致调查与责任分析,促成双方和解并当场履行。

随着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社会协同共治的持续深化,慈溪市法院正将“老有所安”的承诺,从纸面的权益一点点转化为身边可触可感的安心。

司法关怀老有所依

当经济社会参与度提高,老年人的诉讼参与率也不断提升。在运用法治力量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适老型司法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慈溪市法院全面优化诉讼服务一线的软硬件设施,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老花镜、医药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便民设备,从安检到立案,提供优先办理、全程引导的“一站式”服务,于细节处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便利。

图为慈溪市法院横河法庭法官助理在调解一起涉老年人的交通事故案件

案件办理过程中,加强涉老案件“绿色通道”建设,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调解、巡回审判等,切实减轻老年人诉累。同时加大对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司法救助,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用,让老年人打官司更省心省力。

面对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应用时遇到的“数字鸿沟”,慈溪市法院依托覆盖全市各镇街的共享法庭,让老年人在家门口获得专业的诉讼服务。

庵东镇某村的吴阿姨在骑车时,受到村民家养的宠物狗惊吓摔倒受伤,双方就赔偿问题发生争议。杭州湾法庭法官通过该村的共享法庭,从情理法角度对纠纷详细分析,协助庭务主任顺利化解矛盾。

观海卫镇某村两位老人就承包地权属问题诉至法院,观城法庭法官通过共享法庭在线联系老人了解情况,减少老人来回奔波。

图为志愿者陪同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钱海军走访养老机构,了解帮扶老人需求。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背景下,孤寡、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权益保障更显紧迫。慈溪市法院立足“慈孝”文化传统,依托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共享法庭,选派3位优秀青年干警加入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队伍,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法律指导等司法服务。

近期,法院的志愿者参加了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组织的社区“8090耄耋集体生日会”,为现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受到在场老人的一致好评。(陈露佳)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