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宁波海事执法人员登上一艘名为“Y”轮的化学品液货船时,谁也没想到,一次看似常规的检查,竟揭开了一个可能引发灾难的隐患。
这艘船常年穿行于近海,装载着易燃有毒的甲醇。它的尾楼一层,左右舷分别设有甲板泡沫灭火系统主控站和全船消防设施控制站,是整艘船应对火灾的“神经中枢”。然而,就在这两个关键舱室面向主甲板危险货物区域的钢质舱壁上,执法人员发现了异常——在电缆和管道贯穿钢质舱壁处,竟有两块区域未敷设A-60级防火材料,一处40CM×20CM的区域(图1),一处20CM×20CM(图2)。

图1

图2
“我们前几天检修时拆掉了隔热层,后来……忘了补回去。”面对询问,船员有些局促地解释。
就是这“忘了补回去”的疏忽,让本该在火灾中坚守60分钟的“生命防火墙”,出现了致命缺口。
一道A-60级防火分隔,为何如此重要?
“Y”轮建造于2011年,适用《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其中明确规定:液货船面向货物区域的舱壁,必须隔热至A-60级标准。
A-60,是船舶防火构造中的最高等级之一。它意味着这面墙在标准耐火试验中,必须在60分钟内阻止火焰和有毒烟气穿透,且背面温度不能超过限值。
对液货船而言,货物区与生活区往往只有一壁之隔。一旦易燃化学品起火,A-60防火结构就是阻止火势蔓延至生活区和消防设备控制区的最后屏障。而“Y”轮缺失的这两块隔热材料,正位于直接面向货物区域的舱壁上。
“一旦失火,火焰和高温有毒气体可能通过这些未封堵的孔洞迅速蔓延,导致消防系统失效,船员逃生无门。”海事执法人员严肃地指出。
从缺陷到整改:一道墙背后的系统性问题
海事部门当场要求船方在开航前完成整改。很快,专业工人对两处缺口重新敷设了A-60级耐火材料,恢复了防火结构的完整性。
然而,问题并不止于“忘记修复”。
更深层的原因,是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不力、船员责任意识的缺失,以及岸基支持的薄弱。一道未修复的防火层,暴露出的是从船舶到公司、从操作到监管的层层漏洞。
专项整治进行时:莫让防火“城墙”失守
自2024年4月26日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液货船防火结构、消防设备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Y”轮的案例,正是此次整治中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海事部门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航运公司应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体系,定期检查防火设施,及时排查隐患;
其次,船检机构要增强责任意识,在检验中重点关注液货船防火结构与消防设备;
最后,船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让隐患“潜伏”。
一道A-60防火层,看似只是船舶结构中的一小部分,却是守护船员生命与海洋环境的重要防线。每一次疏忽,都可能让这道“城墙”在火海中失守。只有从船舶到岸基、从船员到公司,共同筑牢安全意识与制度防线,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守护每一艘船平安归来。(胡佳)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