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塘卫生院门口有交通事故!”“黄清堰村发生村民纠纷!”9月18日傍晚,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低塘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连收到两条下发指令。
低塘派出所民警迅速抵达现场后发现,两起警情实为同一起因倒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纠纷,便当场合并处置,快速化解矛盾。“要是放在以前,类似警情需要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分别处警,现在效率高多了!”现场处置民警说道。这起交通事故的快速、高效处置,正是余姚市公安局深化“交所融合”勤务机制的一个缩影。

余姚市公安局低塘派出所深化“交所融合”机制
面对余姚乡镇地区道路里程长、交通要素多与交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现实矛盾,余姚市公安局以“交所融合”勤务机制为突破口,系统性推动警力下沉、业务融合、机制重构,由交管大队牵头指导,各乡镇派出所具体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交通治理新路径,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与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机制重构,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
余姚市低塘街道地处余姚、慈溪两市交界,4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着76条主要道路,数千家企业和8万多常住、暂住人口在此聚集,治安和交通管理压力双重叠加。
“过去,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各管一摊,1个交警中队需要管辖几个乡镇。‘交所融合’绝不是简单的‘1+1’,而是要产生‘1+1>2’的化学反应。”低塘派出所所长刘河科深有感触地介绍。机制顺利运行的突破口,在于一套精心设计的《“交所融合”勤务机制责任清单》。

综合指挥室内,辅警正在开展线上巡查
走进低塘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科技感扑面而来。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指挥一张图”清晰显示着所有路面警力和巡逻车辆的实时位置。
“我们整合了原有的公共视频和无人机,织就了‘天网+地网+人力网’。”指挥室分管副所长劳杰一边操作一边介绍,“辖区内的任何警情都能实现最近警力一键调度、精准投放。”
勤务模式的变革是核心。派出所将辖区科学划分为9个责任社区和4个警务区,民警按照“1天值班、1天调整、1天勤务、2天社区”的模式运转,同步开展维护治安、交通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

铁骑队员正在警务区内巡逻
“现在,我们社区民警下社区,口袋里不仅装着治安防范的‘宣传单’,还有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的‘整改清单’。”社区民警郑成表示,这种“一警多能”让他们的工作触角更深更广。
“融合”带来的效益实实在在。“交所融合”落地实施半年以来,低塘街道辖区交通事故接处警平均时间大幅缩短,民警8分钟到场率高达88.7%,同时因交通警情引发的纠纷同比下降超三成,群众满意度大幅增加。
“一警多能”,守护乡镇动脉平安畅通
余姚市三七市镇,北上线穿镇而过,三大物流公司常驻车辆超2000辆,加之过境大货车流密集,交通安全形势一度严峻。“光今年上半年,因大货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就不少,交通治理压力巨大。”三七市派出所所长韩少军介绍。
压力催生变革动力。三七市派出所将“融”的理念贯穿始终,首要任务是思想破冰。“所长就是交管中队长,每个民警都是交通管理员。”韩少军介绍,“融合,首先要融心。”

民警对通行大货车进行查处
思想认同转化为勤务实战。派出所将交通管理职责深度嵌入社区民警日常工作。早晚高峰时段,在北上线的菜场、医院等人流车流密集区,由派出所民辅警重新混编的执勤组格外醒目。“我们现在是‘治安巡防与交通管理’同步进行,既管秩序又疏交通,还能随时查处违章。”一位正在执勤的民警说。
夜幕降临,警力又会根据警情规律,动态调整至幸福村堰头等区域。“在这里,查处电动车违章和防范治安问题可以同时进行,事半功倍。”民警介绍。

铁骑队员对电动车驾驶人开展安全宣传
精准打击与源头治理双管齐下。通过对事故数据的分析,派出所采取“常态查+夜间查+精准查”模式,大幅提升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社区民警利用“人熟地熟”优势,扛起对重点运输企业的监管责任。
前不久,社区民警徐峰在工作中发现,辖区中通、安能物流园区车辆出入口频繁拥堵,交通事故发生风险较高。“我们约谈物流园区企业负责人,督促他们增设内部安全岗,完善出入口设施,并对驾驶员进行轮训。”徐峰介绍,一系列措施落地后,该物流园区周边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
自7月“交所融合”模式运行以来,三七市辖区交通事故警情逐月大幅下降,下降率最高可达47%,同时实现了交通亡人事故和酒驾事故“零发生”。
因地制宜,激活山区警务新效能
四明山腹地的大岚镇,山峦叠翠,风景秀美,一条主干道嘉余线蜿蜒贯穿全镇。“派出所70%以上的警情都是交通警情,可以说,管好了路,就守住了平安的根基。”大岚派出所所长陈瑜一语道出辖区特点。
“交所融合”为山区警务带来了全新气象。
针对四明山山区“跑山飙车”问题,7月以来,派出所建立了灵活的警力动态调整机制。“我们以两名铁骑为班底,值班民警带队在重点时段和路段进行设卡和巡逻。”陈瑜介绍,“综合指挥室同步视频巡查,随时指挥调度。处警组在执勤时也能随时抽身应对其他警情。”

民警查处闯禁摩托车
这一模式运行以来,派出所不仅查获多起酒驾、改装车辆和闯禁行为,有效遏制了飙车乱象,还大幅缓解了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山区通行压力。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四明山成为市民短途旅行的热点目的地。“高峰期瞬时车流可高达2000余辆,要是在往年,山区路段的长时间拥堵必然是日间常态。”陈瑜表示,得益于警力的统一调配和动态调整,假期山区道路的长时间拥堵情况大幅减少。
“途中经常看到有民警在指挥车辆有序通行,今年我们出游明显感觉到通行畅快多了!”一位自驾出行的市民称赞道。
现如今,“交所融合”成效已在余姚初步显现。“目前,各融合所(除山区外)交通警情平均接处警时间大幅缩短至8分钟以内,山区所更是从过去1小时以上减少至半小时左右,与此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率进一步压降,道路隐患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余姚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大队长魏水明介绍。
“交所融合”机制,正逐步成为扭转余姚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核心力量。余姚公安将继续深化勤务机制,在精准指导、协同保障、事故预防上持续深耕,将警务机制变革效能转化为护航交通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屏障。(张逸恺 史杰柯)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