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车主为图一时方便,竟将目光投向城市绿化带,把这里当成“免费停车场”。无视交通法规与生态保护,借非机动车道就近将车辆驶上绿化带停放,不仅使草地伤痕累累,更破坏了原本绿意盎然的城市景观。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辖区廉政公园内存在破坏绿地违法停车行为。

执法人员经现场细致核查,确认该车辆的行为违反了《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中关于机动车停放管理的相关规定。随后,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违法行为人进行身份核实、事实确认,并依据相关法规条款,对违法行为人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一处罚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警示与纠正,更向社会传递了“绿地不可违、违法必追责”的明确信号。
处罚并非最终目的,教育引导才是从根源减少违法行为的关键。处罚决定执行后,执法人员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现场对当事人开展了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教育。执法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机动车规范停放的具体要求,结合此次违停事件,深入阐述了车辆违停对行人安全、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的多方面负面影响,帮助当事人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与危害性。通过这种“以案释法”的方式,不仅让当事人深刻吸取教训,更引导其今后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文明出行、规范停车的意识,从“被动接受处罚”转变为“主动遵守规则”。
绿地违停的危害远超表面所见。车辆碾压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植被根系受损,严重影响市容市貌,更压缩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引发交通拥堵。执法部门组织执法力量对街道辖区内的绿化带乱停车问题开展全面排查与集中整治,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对绿地违停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通过持续不断的执法行动与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更加整洁、有序、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陈晨 李磊磊)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