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面“迟到”的锦旗

2025-10-16 15:58:04 来源:法治网 -标准+

10月15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区分局下应派出所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递。打开包裹,是一面印着“为民办实事 人民好警察”字样的锦旗,落款时间却是2024年5月。这面跨越了近一年时光的锦旗,没有喧嚣的仪式,却在秋日的晨光中,悄然承载起一段沉甸甸的警民情谊。

锦旗的背后,是一个家庭曾濒临破碎的希望,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守护。2024年5月6日上午9时许,下应派出所收到辖区丁女士的报警电话称,收到江苏某大学通知,她的儿子因网络平台上有人发布不实信息,称其通过“特殊培训”提升成绩,涉嫌学术不端,录取资格将被取消。

“孩子是凭自己努力考上的,从未参加过任何所谓‘保录培训’!”丁女士几近哽咽。这突如其来的谣言,不仅阻碍孩子的升学之路,更给整个家庭蒙上阴影。接警后,当天的值班民警钟科文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向分局网安大队请求技术支持。网安大队迅速介入,开展电子证据固定与溯源侦查。通过技术手段,网安民警锁定发布不实信息的账号IP地址位于上海某区。事关孩子的人生大事,在关键证据支撑下,网安大队立刻会同下应所派遣干警马不停蹄地赶赴上海,依法对发布虚假言论的当事人作出“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政处罚,并将调查处置结果正式通报校方。经过多方协调与努力,校方最终采纳警方意见,恢复了孩子的录取资格。

“事情解决后,我们一直想表达感谢,但又怕打扰民警工作。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寄一面锦旗,让这份谢意,能被看见。”电话中,丁女士语气平和却充满真挚,“孩子现在在学校挺好的,我们终于可以安心地说一声‘谢谢’。”

这面“迟到”的锦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写满了无声的信任与感激。它也激励着每一位公安干警: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们人生中的“大事”;每一次及时的介入,都可能改写一个家庭的未来。

网警温馨提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情绪宣泄或博取流量的“秀场”。发布不实信息,哪怕出于“玩笑”或“猜测”,一旦造成他人名誉受损、社会秩序混乱,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请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网络秩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让网络空间多一份理性,少一些伤害。请珍惜言论的分量,守住真实与善意的底线。(毛佳雯)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