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晨曦初露到华灯初上,从繁华商圈到背街小巷,“执法蓝”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让“国庆红”里的“执法蓝”成为城市最温暖、最亮丽的风景线。

针对国庆假期期间浙江余姚阳明古镇、龙泉山公园等热门区域人流激增的情况,执法部门提前规划巡查路线,加密重点区域巡查频次。聚焦占道经营、垃圾乱堆放、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精细化整治行动。同时,围绕餐饮油烟、噪声污染、燃气安全等民生问题开展专项排查,累计处置各类违规行为975起,切实保障市民休闲环境不受干扰。海曙区综合执法人员通过高频次巡查、定点值守与机动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在天一广场、城隍庙、鼓楼步行街等重点区域加大对流动摊贩、跨门占道经营等行为的整治力度,累计处置违法案件955起,抄告违停车辆147辆。

工地监管不放松,安全底线牢牢守
国庆期间,部分重点工程项目仍在施工,工地监管成为重中之重。执法人员深入城区在建工地,围绕施工扬尘防控、夜间施工报备、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等情况开展全面检查。通过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有力保障了施工安全与城市环境。在宁大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中,镇海区综合执法人员提前介入,对燃气安全、排污设施及食材安全进行预检抽查。通过加装防火隔墙、清洗更换排污处理器、推进管道燃气改造等措施,实现餐饮店管道燃气全覆盖,确保步行街10月1日盛装开业的安全与有序。

便民服务有温度,城市文明共传递
执法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将便民服务融入假期值守中。面对游客市民的各类求助,执法人员“变身”问路向导、拍照助手和临时导购,将执勤点位与路巡路线变成彰显城市文明与温度的“前沿窗口”。海曙区综合执法局科学部署力量,构建起反应迅速、覆盖全面的值班值守网络,累计安排备勤人员1984人次,在岗执勤人员1272人次,受理并妥善处理群众投诉举报235件,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同时,主动向商户、居民宣传燃气安全使用规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群众的节日就是执法工作的“考试日”,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执法部门坚持“教育优先、服务为民”的理念,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服务水平,通过“说理式执法”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更好地体现“执法+服务”思想,坚持双向奔赴落实预约式指导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重视宣传引导工作,围绕文明养犬、随地便溺等相关日常,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标语等形式增强民众守法守文明的意识,让市民感受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
持续发力不松懈,巩固成效再提升
“越是节假日,越是要把工作责任的弦绷紧。”为保障国庆中秋假期良好的节日氛围和城市秩序,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安全有序、文明和谐”为目标,全面启动节日保障专项行动,通过强化市容管理、隐患排查、服务引导等举措,为市民营造整洁有序、安全温馨的节日环境,用“执法蓝”守护城市“烟火气”。
针对节日期间人流、车流激增的特点,各中队提前部署,结合前期总结的菜场周边早晚市、工地附近用餐时间段、商业场馆及院校周边的夜宵摊等点位,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主次干道、商业街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巡查,重点针对占道经营、车辆违停、共享单车乱停放、广告横幅乱设置等现象及时进行规范清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道路环境畅通。节日期间,江北区累计劝导占道经营行为140余次,劝导流动摊贩200余起,清理违规广告30余处,规范共享单车停放100余辆,市容秩序显著提升。

北仑小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在新政村大阮家岙一处简易搭建的铁皮棚房发现频繁有燃气瓶运输进出,随即启动联合执法预案开展突击检查。经现场查勘,棚内堆放着多个燃气瓶,该场地并不具备燃气瓶安全储存条件——缺乏通风换气设施、未设置防爆隔离设施、未安装燃气泄漏和火灾报警装置,且当事人对瓶装燃气的运输不符合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储存和运输瓶装燃气。随后执法人员向当事人明晰法律条款,告知其违法事实及相应处罚后果,最终,执法人员依法对该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当场查扣违规燃气瓶43个。(刘拥军)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