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洛阳市民宿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省栾川县举行。河南省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书杰作为主发布人,详细介绍了《条例》的立法背景、制定过程与核心内容。

洛阳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及栾川县政府等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并就社会关切问题答记者问。据悉,该《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也是河南省首部聚焦民宿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近年来,洛阳民宿业增长强劲,数量从2021年的445家跃升至2025年的2781家,年均增长率达53.9%,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要素保障不足等现实瓶颈,亟须通过立法进行规范与引导。
此次出台的《条例》紧扣“小切口、有特色、真管用”的立法原则,在与上位法有效衔接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套系统完善的制度框架。其最大亮点在于打破传统管理思维,以“促进”为核心,既建立政府联席会议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又从多维度为行业发展赋能。例如,推动“一窗办理、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民宿,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支持民宿与“河洛文化”“洛阳味道”等本土IP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的产品体系。
为切实激发市场活力,《条例》还推出“要素保障+资金支持+文化赋能+市场开拓”的组合拳,构建“金融+人才+市场”全链条支持体系,让民宿经营者轻装上阵。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林世勋表示,《条例》不仅是一部管理法,更是一部为行业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的“促进法”,将从制度层面为洛阳民宿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栾川县作为洛阳民宿发展的先行区,县长杨会勉说,《条例》为县域民宿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和政策指引,栾川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民宿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打造“老君山”民宿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升级。
对于《条例》实施后的具体推进举措,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潘文武透露,下一步将加快制定《洛阳民宿业发展指导意见》,同步开展等级评定、管家培训、品牌推广等专项行动,并推动民宿“进电子地图、进电商平台、进旅游景区”,全面提升产业能级与市场影响力。
随着2025年10月1日《条例》正式生效,洛阳民宿业将步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作为全省首部民宿业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不仅为洛阳民宿产业打造城市金名片提供了法治支撑,也为河南乃至全国民宿业立法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洛阳智慧”。(韩露 张艳艳)
编辑:周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