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生态环境部及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国省控站点运维保障的工作要求,切实提升监测数据质量,保障数据真实、准确、可靠,9月18日,漯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国省控站点预防人为干扰业务培训暨警示教育会。漯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朝霞出席会议。该局监测科、各县区分局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以及驻市监测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国控站点运维基础保障、严防人为干扰行为的重要文件精神,强调了保障监测数据质量对于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性。
在业务培训环节,会议围绕《国控站点人为干扰等行为认定处理办法(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涉及大气、水质自动监测人为干扰的行为及判定条款,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相关法律法规、违规行为发现与处置流程等内容。同时,针对国省控站点日常运维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站房设备维护、采样系统保养、数据传输校验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参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会议指出,国省控站点监测数据是评估漯河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制定污染防治政策的重要依据,人为干扰监测数据不仅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公信力,更会误导环境管理决策,危害生态环境安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以此次培训和警示教育为契机,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坚决杜绝人为干扰监测数据行为的发生。
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单位、各岗位在国省控站点运维保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层层压实到具体人员,确保每个站点、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管。
加强学习、细致掌握相关要求。要深化学习研究《国控站点人为干扰等行为认定处理办法(试行)》《河南省环境质量监测站点人为干扰等行为预防及处置办法》各项要求及认定处理办法,守牢底线。
日常巡查、及时整改到位。加大对国省控站点的日常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采用人工巡查与技术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潜在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对于上级推送的运维保障问题要及时对接、处理、上报。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完善人为干扰监测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加强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人为干扰事件,能够迅速响应、妥善处置,将影响降到最低。五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和防范人为干扰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保障监测数据质量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此次业务培训会暨警示教育会的召开,进一步增强了漯河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和第三方运维单位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为有效预防人为干扰国省控站点监测数据行为,保障漯河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漯河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加大对国省控站点的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准、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漯河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刘新成)
编辑:周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