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平台客服,您上个月开通了直播功能,如不立即关闭,每月将自动扣费800元……”近日,家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的祝阿姨接到这样一个电话,顿时慌了神。
当天钟公庙派出所接到一条高危反诈预警——市民祝阿姨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数据显示,祝阿姨已经和诈骗分子通话长达20分钟。
“电话一直打不进去,肯定被设置了呼叫转移!”反诈劝阻专员忻立强心急如焚,连续拨打数通电话都无法接通。情况紧急,他立即转变思路,通过系统查询到祝阿姨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终于联系上她的同事。
“快去找祝阿姨!她正在被骗!”接到忻立强的电话,同事立即找到了祝阿姨,将正在操作的软件关闭,几乎在同一时间,反诈辅警吴敏赶到现场。原来,骗子冒充抖音客服,声称如果不立即关闭“直播功能”,每月将自动扣费800元。为骗取信任,骗子还精准地说出了祝阿姨的个人信息。
“他说得清清楚楚,连我的姓名、手机号都知道。”祝阿姨还有些将信将疑。吴敏一边擦着汗,一边耐心解释:“阿姨,这就是典型的冒充客服诈骗!他们先吓唬你要扣费,再让你下载指定软件开启远程操作,最终目的就是骗走你银行卡里的钱。”
看着祝阿姨手机里已经安装的远程控制软件,吴敏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软件一旦开通,骗子就能直接操控你的手机,到时候,银行卡里的钱都会被他们转走的!”
吴敏手把手教祝阿姨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签署了防诈告知书。看着银行卡里完好无损的4万元存款,祝阿姨和同事都后怕不已:“还好你们来得快,及时止损!”
据了解,这类诈骗套路通常如下:
首先,冒充客服,自动“扣费”。不法分子冒充各类社交网络平台客服,以关闭直播权限、取消会员、“百万保障”“保单”等为幌子,称不取消将自动扣费甚至影响征信,引发受害者恐慌,让受害者对其“言听计从”。
其次,下载软件,屏幕共享。不法分子以帮助受害者操作为由,诱导下载涉诈软件,通过屏幕共享,远程控制、操作受害者手机,甚至会帮受害者设置呼叫转移功能,让受害者被骗时,无法接听警方的反诈预警电话。
最后,窃取密码,转走资金。开启屏幕共享后,受害者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便暴露在了不法分子面前,等时机成熟便转走受害者卡内全部资金。
警方提醒:凡是自称“客服”,以“关闭抖音直播权限”等为由,引导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谨防上当受骗!(王诗怡)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