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太满意了!不漏水了,对咱们两家都是天大的好事!”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的调解室里,年近七旬的原告张老太紧紧握住民一庭庭长杨警的手,声音里满是激动。
据了解,十几年前起,漏水问题就成了张老太和住在楼上的邻居刘女士两户人家矛盾的导火索。墙面渗水、墙皮脱落,一次次维修、一次次争执,让昔日邻里情逐渐消磨,甚至闹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2018年,在社区组织下,张老太的女儿和刘女士曾达成调解,然而张老太得知后不同意调解方案,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今年,张老太一纸诉状将刘女士告到法院,但因其无正当理由未缴纳诉讼费,最终案件按撤诉处理。随后张老太多次反映问题,杨警向其耐心解释司法程序、讲解法律规定。7月下旬,张老太再次起诉。杨警深入了解双方矛盾根源后,发现双方多年的积怨早已超出漏水本身,更多的是情绪上的对立。考虑到双方系上下楼邻居关系,若仅就案办案,可能激发双方矛盾,使原本紧张的邻里关系雪上加霜,不利于社会和谐,杨警本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首先考虑通过调解来努力缓和双方关系,争取平和化解矛盾。
杨警分别与两家人沟通,耐心倾听她们多年的委屈与不满,让双方积压的情绪得到释放。随后,他又向两家分析漏水原因,与双方协商解决措施。他向双方解释道,案涉房屋属老旧,墙皮脱落有自然老化的因素,楼上防水措施亦有漏洞,漏水也加剧了墙皮脱落,若要从专业的角度剖析张老太家房屋漏水的原因及修复方案,需要走司法鉴定程序,但是该项鉴定费用普遍偏高,周期也较长。张老太和刘女士听完杨警的讲解,对立情绪有所缓和。看到双方愿意协商,杨警接着从“邻里情”入手,一边向刘女士释明法律责任,说明楼上住户对房屋漏水有维修义务,一边也劝导张老太理性看待漏水原因,共同商量一个彻底化解矛盾的方案。杨警还引用类似相邻关系案例,让两家人看到化解矛盾后的和谐邻里关系,逐渐打消双方抵触心理,和平协商调解方案。
最终,在杨警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刘女士需于2025年9月20日前将家里的卫生间区域彻底维修、做好防水;卫生间防水做好后,刘女士再补偿张老太2000元。虽然双方已签订调解协议,但是杨警并没有就此结案,而是本着实质化解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原则,督促刘女士尽快做好防水,刘女士亦每天微信回复防水工作进展。
“杨法官,卫生间防水做好了,在做闭水测试了!”9月12日,刘女士给杨警打来电话,称其已做完防水。考虑到周末大家一般在家,杨警便约双方当事人及社区工作人员于次日(周六)一起到现场进行勘验。勘验当天,在杨警、社区工作人员、张老太、刘女士以及张老太对门邻居的见证下,确定刘女士家卫生间闭水试验成功,张老太亦称其家里不再漏水后,刘女士当场补偿张老太2000元,双方握手言和,张老太对问题的解决连连表示满意。
这场持续了十余年的邻里纠纷,在杨警情理法相融合的调解下得以妥善化解,不仅解决了漏水这个矛盾根源,还修复了破碎的邻里关系。(法制与新闻记者 张治平)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