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时40分许,夜色渐浓,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首南派出所在开展例行夜间巡逻时发现了一名六七岁的小女孩站在餐饮店门口,小眼泛红,脸上挂着泪珠。经询问周边群众,初步判断孩子可能是与家人走散了。
“小朋友,叔叔帮你找爸爸妈妈好吗?”看着穿着制服的叔叔,小女孩紧张的情绪似乎稍稍平复了一些,怯生生地点了点头。在辅警张龙的安抚和引导下,小女孩慢慢地说出了妈妈的手机号码。然而,首次拨打却无人接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看着急切的孩子,巡逻队员迅速分工协作:一名队员陪伴孩子沿着商铺慢慢走,轻声引导其回忆来时路;另一名则坚守原地,持续拨打那个牵动人心的电话号码的同时联系指挥室查询其他亲属号码。

图为辅警拨打孩子父母电话
“小宝贝你多大啦?”“是在楼上吃还是在楼下吃的啊?”一路上,张龙牵着小女孩的手,边走边聊,耐心的话语和掌心的温度,让小女孩紧绷的小脸逐渐放松下来。同时,张龙在两人的对话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长长的街巷,大手牵小手的两个身影在路灯下缓缓前行。

图为辅警牵着孩子寻找小孩父母
在第三次拨打电话时,听筒里终于传来了应答声!电话那头的妈妈惊讶万分——原来,当晚是家族聚餐,大人们聊得正酣,孩子妈妈的手机给了其他小朋友玩。家长以为孩子正跟着哥哥姐姐们在店里面玩耍,竟全然不知小家伙自己跑了出来,更不知道这短短的20多分钟,孩子经历了走失的恐惧和暖心的守护。

图为孩子扑进爸爸的怀抱
当匆匆赶来的父母出现在眼前时,小女孩瞬间扑进爸爸的怀抱,放声大哭。惊魂未定的父母紧紧地抱着孩子,连声向在场的辅警们道谢,言语中充满了后怕和感激。
警方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家长:一次疏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公众场所,务必确保孩子时刻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多名儿童一起玩耍时,务必明确至少一名成年人专职看护,避免“集体疏忽”;尽早教会孩子牢记至少一位直系亲属的联系方式,并告知在走失时如何向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警察、保安等)求助。(郭思佳)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