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执法队反复督促安装报警器,早上说不定就出大事了!”近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茅洋乡某餐饮店的陈师傅看着墙上闪烁着绿色指示灯的燃气泄漏报警器,仍心有余悸地向周边商户讲述着惊险一幕。
8月13日清晨,陈师傅像往常一样早早到店备菜,刚拧开液化气罐阀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煤气味。正当他俯身查看接口处时,安装在气瓶储藏间的燃气泄漏报警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红色警示灯急促闪烁。“当时吓了一跳,赶紧关掉总阀打开门窗,后来请专业人员检查,发现是软管老化出现了细微裂缝。”陈师傅坦言,之前总觉得自己开店几十年“经验丰富”,对执法队要求安装报警器的通知不太上心,直到这次才真切体会到“小装置”的大作用。
 
这惊险一幕的平安化解,正是茅洋乡综合行政执法队推动燃气安全监管工作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针对辖区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隐患,执法队创新推出“宣传引导+隐患排查+执法跟进”三步走工作法,全力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在宣传引导阶段,执法人员分片包联辖区17家餐饮店和138家民宿,通过发放《燃气安全手册》、播放事故警示片、现场演示报警器功能等方式,让商户直观了解燃气泄漏的危险性和报警器的重要性。“一开始很多店主觉得是额外支出,我们就带着检测仪器到后厨演示,当模拟泄漏触发警报时,大家的态度明显转变了。”执法人员小严回忆道,他们还邀请陈师傅这样的“亲历者”加入宣传队伍,用真实案例打消商户的侥幸心理。
隐患排查环节采取“地毯式扫描+重点复查”模式。执法队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对餐饮店燃气管道、阀门、软管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针对报警器安装不规范、位置不合理等问题,队员们现场指导安装,确保报警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整改隐患22处,督促13家商户完成报警器安装。
燃气安全无小事。下一步茅洋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将建立“定期巡检+随机抽查”长效机制,对拒不落实安全措施的商户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如今走在茅洋乡的街头巷尾,餐饮店后厨里的燃气泄漏报警器已成为标配,这些小小的“安全卫士”正默默守护着商户和食客的安全,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屏障。(沈益丰)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