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了那么多年,平时也都是靠邮箱跟国外客户联系,谁能想到发来的邮件竟是骗子设的局!”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的企业供应商李先生在与国外企业的业务往来中,因轻信了一封来自“老伙伴”的邮件——发件人邮箱地址与真实合作方极其相似,仅后缀存在细微差别,稍不注意极易忽略,短短数周内连续转账,损失19万元。
7月9日,李先生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对方自称是与李先生长期合作的国外公司客服人员,其所使用的电子邮箱外观与固定联系邮箱高度一致,李先生信以为真,开始了邮件沟通。在随后的联系中,对方不仅谈论双方正在进行的产品业务,沟通方式也与以往无异,这使得李先生丝毫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
经过近一个月的邮件往来,对方逐步取得了李先生的信任。8月8日,对方以公司遇到困难为由,要求李先生向其提供的一个“新银行账户”转账。李先生认为合作伙伴遇到困难应当伸出援手,加之完全相信对方就是合作公司人员,便未加核实,直接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在对方持续通过仿真度极高的邮箱与其联系的过程中,李先生又多次向骗子指定的账户转账,累计金额达19万元。
在整个过程中,对方持续讨论真实的业务细节,导致李先生完全没有察觉邮箱地址是伪造的。直到8月13日,公安机关主动联系李先生,告知其可能遭遇诈骗,李先生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落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企业邮箱是重要沟通渠道,但也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针对此类“高仿真邮箱”诈骗,请务必做到:
遇“变更”必核实!凡涉及领导更换联系方式、合作方启用新邮箱、收款账户变更等信息,务必立即通过电话、视频或当面等原有可靠渠道进行多维度、直接确认,切勿仅凭邮件轻信。
查邮箱要仔细!收到涉及转账汇款要求的邮件,务必一字一句仔细核对发件人邮箱地址全称,特别留意域名后缀等细微差别,如“.com”与“.co”“.cn”与“.com.cn”等。
守流程是关键!严格执行公司财务审批制度,任何转账汇款必须履行既定流程,杜绝“特事特办”思维。
防入侵是基础!定期更换复杂邮箱密码,对陌生邮件尤其是含链接或附件的邮件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点击下载,防止木马窃密。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已遭受损失,请立即保存证据并拨打110报警!(徐飘杨)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