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三伏天里的“焦”点:交通运输执法者的背影比烈日阳光更滚烫

2025-08-11 14:52:35 来源:法治网 -标准+

8月7日,节气已入立秋,三伏天的酷热却丝毫没有退场的意思。浙江宁波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空气被阳光灼烤得滚烫。

上午,柴桥收费站,黑色柏油路面蒸腾着热气,烤着每一辆路过的车辆。

浙江宁波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三大队队员张可赞,熟练地戴上帽子,套上那件印着“交通运输执法”字样的马甲,依次检查对讲机、执法记录仪,和队友准时站上路面。浅蓝色的制服几乎瞬间被汗水浸透,紧紧贴住皮肤,与高温的搏斗,在踏上路面的第一秒就已开始。

柴桥收费站作为宁波穿山疏港高速的重要节点,是宁波最繁忙的高速路口之一。张可赞和他的队友,正是这条路上的“护航人”,职责核心之一,就是精准拦截和查处那些庞然大物——超限货车。

“超限”,意味着货运车辆的总长度、总宽度、总高度或总质量超出法规限制。

“超限车辆开上路,就是对高速的伤害,”张可赞解释,“刹车距离会变长,对其他车辆也有威胁。”高速公路车流如织,部分货物若捆扎不牢,一旦散落,后果不堪设想。

检查车辆,意味着双手必须触碰被烈日暴晒的车身,双脚必须踩在滚烫的柏油路上。每一次接触,都如同短暂贴上烧红的铁板,灼痛感穿透身体。

“像被油锅煎了一样。”张可赞形容。

日近正午,阳光垂直砸下,毫无遮挡。布控执法点就在这毫无荫蔽的路口,人如同置身巨大的蒸笼,滚烫空气包裹周身,路面的滚烫穿透鞋底,向上侵袭。

撤回休息点,张可赞接起一抔水,泼到脸上,带来一阵冰凉。回到室内,冷气吹过身体,湿透的制服变得硬挺,张可赞和队友拿起一瓶水,一饮而尽。

“热的时候,我们还不敢直接进入室内。”张可赞坦言,室内室外温差太大,之前有同事急于处理突发情况,猛地冲入室内,冷热猛地一激,人就中暑了。

若遇上车流高峰,执法队员们便需铆在灼热的路面上:蹲守目标、监督称重、紧盯卸货环节。在烈日暴晒下,常常一站就是几小时。汗水肆意流下,刺进眼睛,也只能快速抬手抹一把。

“有的同事一天下来,衣服硬邦邦的,都是汗印。水喝再多也跟不上淌的。”张可赞说,“但既然选择成为交通执法人员,就要为过路车辆负责,为他们护航。”(屠振英)


编辑:周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