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经验交流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深入探讨智能制造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与挑战,加速标准化成果应用转化。部分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信部门及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工信部于2022年联合发起,旨在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制造业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形成一批标准化、高水平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据悉,围绕智能制造标准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中的应用,试点确定智能车间/工厂建设类、新模式应用类、新技术应用类、供应链协同类4个重点方向,并已于2022年和2025年从全国遴选出两批共135个试点项目,试点周期均为两年,其中宁波累计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部分试点企业代表现场分享前期试点工作成果。作为毛纺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点企业,康塞妮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羊绒产品特性,该企业先后建成智能工厂、智能染厂、智能仓储及智能面料厂,自主开发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标准化管理的智能化、精益化、个性化柔性生产线,生产效率较试点建设前提升3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7%,成为纺织行业智能化标杆。
近年来,宁波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7656项,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累计培育各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20余项。(吴一波)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