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盛夏酷暑难当,“卡二代”方垒载着满满一车厢水,缓缓驶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集运基地司机会客厅。
在卸货的过程中,方垒和社工小周聊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其实也算是‘卡二代’,我父亲是北仑最早的一批集卡司机。”方垒是宁波沛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一个有着15年驾龄的集卡司机。近年来,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方垒慢慢地开始经营起了自己的物流公司,他从司机慢慢转型为企业负责人,多年来的驾车经历,让他更加理解司机的不易。
“一开始在企业做模具设计,后来,因为集卡司机业务好了,父亲买了新车,我也开始跟着父亲开起了集卡。在路上十几年,风风雨雨都经历过,挨饿、受冻是常事。我记得有一年夏天,车上的水喝完了,又暂时没地买水,后来中暑休息了好几天。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我想在司机之家备些水,给大伙儿应急用。”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宁波北仑集运基地早已是常态。随着暑期到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卡娃”小候鸟们纷纷来到集运基地,与司机家长团聚。这份温馨背后,藏着生计与暑期育儿的现实矛盾——为帮助司机们卸下后顾之忧,在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牵头、工会与妇联等成员单位共同助力下,“集润”假日学校已走过十个年头。孩子们在假日学校安心托管,司机们白天能踏实出车,傍晚的亲子时光便更显弥足珍贵。
这份暖心托举,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司机。今年芦江工业社区假日学校开班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心意:山东籍集卡司机盛丰收捐赠的40份文具礼包。作为社区“集先锋”志愿者,2024年暑假,盛师傅总趁出车间隙来学校帮忙,日子久了,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情谊。6月底,得知今年社区将接收40名小候鸟,他悄悄备齐了铅笔、图画本、笔袋等文具,开班前专程送到了社区。“我常年在外跑车,对自家孩子亏欠太多。看着社区为我们司机做了这么多,我也想尽点力。”他朴实的话语里满是真诚。
在集运基地的“卡娃一米园”内,两个由旧轮胎做成的摇摇马最近成了孩子们的新宠。而这个摇摇马的制作者是流动党员陈正明和他的同事们。他是一名集卡车维修师傅,每天在他们的维修点有大量的旧轮胎被换下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旧轮胎改造的视频,就突发奇想,为卡娃们改了两匹瑶瑶马,还特别用心地刷上了孩子们喜欢的颜色。他说:“我天天和集卡车打交道,用旧物给孩子们改造,能让他们更加理解爸爸们。”
2023年以来,芦江工业社区在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的指导下,深耕集卡司机群体服务品牌,以司机需求、家庭需要为切口,多维举措打造暖心“司机之家”。从流动党员的暖心举动,到卡二代的温馨共情,到普通司机的付出和奉献,是社区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社区治理力量的集结。如今的司机课堂里,老司机分享车辆保养维护技能时的侃侃而谈;司机会客厅中,“集先锋”志愿者为同行排忧解难;社区活动现场,“卡嫂团”的周全的后勤保障,无处不体现着司机群体的融入和认可,集卡司机的社区化服务正在向融入性自治转变。
正如芦江工业社区党总支书记胡静亚所言:“当越来越多司机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我们就找到了港口社区治理的金钥匙。”(周夏林 方佳璐 刘青)
编辑:周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