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海岛村落涌入外来建设者,人口骤增催生商业需求,食品安全与卫生隐患接踵而至,面对因发展带来的治理新课题,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鹤浦镇以一套“疏堵结合、多元共治”的组合拳,破解了一场村落餐饮治理困局。
执法队对村落商铺开展排查登记
近两年来,由于两大工程项目入驻鹤浦镇,项目周边村庄流动人口剧增,商铺数量也随之激增,且呈现出“散、乱、污”特点,即规模小、分布散乱、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存在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隐患,同时距离中心镇区较远,执法力量较薄弱。对此,鹤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引入“三色管理”机制,通过打造“摸排建档”“分级监管”“协同共治”新模式,有效规范了村落商户经营秩序。
精准摸排,“一户一档”筑牢监管根基
根据检查计划,执法队对村落商铺进行全面排查,登记责任人、证照(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健康证)、卫生条件、燃气设施、油烟排放、垃圾分类等关键信息,结合建设、市场监管等涉法领域,按照“绿、黄、红”三色初步分类建档。截至目前,已排查村落商铺40余家,其中35家正常开业。
分级监管,“三色动态”提升执法效能
首检合格的商铺挂绿牌,初次有轻微违法行为的挂黄牌,执法队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指导,限期未整改将依法处理;多次违法违规或严重违法违规的挂红牌,由执法队联合市监、消防、环保等部门强制执法,并在村内公示。同时,根据商户整改落实情况,动态复核,调整挂牌颜色。目前,35家正常开业商铺中,黄牌20家、绿牌15家,其中15家黄牌商铺当场完成整改,5家需跟踪指导整改。
协同共治,“信息互通”完善监管体系
执法队建立多部门协同共治机制,促进执法信息互通。对于发现存在乱搭建、乱占地进行营业经营的商户,协调自然资源部门核查手续,督促整改;对于发现未取得营业执照进行试营业的商户,对接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其营业执照申请及审批等情况,告知调整开业时间。同时,针对经营场所存在“两违问题”的商铺,联动市场监管部门,在证照办理上严格审查、合理限制。
下一步,鹤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将在“三色管理”模式推行基础上,探索“微网格自治”,倡导村落商户按村成立自治网格,鼓励商户成立自治小组,以网格为单位进行自治管理,设立村级监督员,鼓励村民上报违规行为,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优化村落营商环境。(李俊辰)
编辑:周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