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激活服务基因 共筑法治营商

——浙江象山综合行政执法局“一站式”涉企执法改革纪实

2025-07-01 15:36:17 来源:法治网 -标准+

以奋进续写华章,以创新擘画蓝图。今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法治象山”建设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执法效能实现新跃升。上半年累计办理各类案件1107件,行政复议和诉讼量均有明显下降为打造新时代综合执法示范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益企优检:构建涉企检查新生态

“应急通道的标识需要再增加3处,漂流艇的救生装备必须做到一艇双套”“消毒记录需要细化到具体时段”……6月6日上午9时,阿拉的海水上乐园入口处,县文广旅体局联合消防、公安、市场监管等6个部门组成的“安全护航专班”正在开展“开业体检”,检查组成员对照清单仔细核查,现场专业对话此起彼伏。

这是象山县贯彻落实今年5月出台的《关于推进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实践。这种“专家会诊”式服务包含四个标准化步骤:提前沟通指导内容、量身定制检查清单并报备、开展实地联合“诊断”、形成“一企一清单”整改意见。

“18处隐患就像18个‘定时炸弹’。”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在检查反馈会上展示着拍摄到的画面:松动的水阀、模糊的警示牌……其中14项问题当场得到解决。景区负责人陈经理感慨:“‘管家式’服务既专业又暖心,比罚款整改更有效。”

今年以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前移服务端口、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链条,着力构建“企业点单-部门联动-组团上门-反馈跟踪”的全链式执法服务体系,将传统“突击检查”转化为“精准辅导”,实现从商户“谈检色变”到“主动邀约”的政企关系转变。改革实施方案还明确了“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原则,围绕“查前规范、查中优化、查后监督”三大环节,通过强化检查计划统筹、优化行政检查方式、建立指导服务机制、强化行政检查监督等方面,为企业打造“清朗”发展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象山县“企业点单、部门接单”模式已服务企业101家次,参加预约服务人次126人次,指导解决问题79个。

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深化“预约式”行政指导服务改革,梳理行业指导服务场景清单,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优化服务机制,实现执法监管与指导服务的有机融合,切实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正如该局局长孙华军所言:“我们要把安检变成企业的‘安全顾问’,让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三位一体:打造政企互动新模式

“污水排放问题能否特事特办?”“执法检查标准何时统一?”——在象山县青年与海会客厅里,十余位企业代表接连抛出尖锐提问。面对这些“烫手山芋”,县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副主任张灵启现场回应道:“所有问题列入督办清单,15个工作日内给各位答复!”话音刚落,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5月28日下午,一场以“规范涉企检查、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政企恳谈会拉开了象山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县委人才办、县营商环境办、县执法指导办、县司法局等11个部门组成“益企专家团”,与10家企业负责人展开面对面交流。针对企业提出的5项诉求,各部门现场解决两项,剩余3项纳入专项督办。

为深化问题解决成效,6月10日,县执法指导办再次牵头11个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对污水治理、噪声检测、年检及车辆管理等3类问题实施“靶向治疗”。会议建立了司法局跟踪督导、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实质性解决方案,切实破解企业发展痛点。

据悉,今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推出“政策宣讲+交流互动+跟踪服务”三位一体政企互动新模式,以全县“1+6”行政执法部门党建联建为纽带,组建起一支13人的“指导服务专家团”,以规上企业、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企业型企业等为主体,打造“收集-研讨-解决-反馈”的涉企诉求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召开益企恳谈会与企业培训会16场,推动执法检查量同比下降 69.47%,企业满意度超96%。 

“从前怕检查,现在盼交流,这种转变让我们投资扩产的底气更足了!”某科技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当地企业的共同心声。通过持续优化政企沟通机制,象山县正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

双暖行动:开启志愿服务新篇章

一件家具一颗心,一阶山路一片情。5月29日,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党员干部们利用午休时间,为石浦镇两户临山居住的困难家庭送去特别关怀。他们肩扛手抬,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崭新的家具从山脚运至山顶住所,并帮助打扫整理房间。这是该局第6次携手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开展“暖暖的新家”活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传递社会温暖。

去年以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红领蓝·象执引航”党建品牌为引领,启动“双暖新家”专项行动,通过民生帮扶与动物保护双线推进,努力书写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暖心篇章。

在流浪犬收容留检所,工作人员老钱介绍道:“这只小狗是巡逻时发现的,当时正在翻垃圾桶觅食,浑身脏兮兮的。”如今,它和其他收容犬一样,在专业管理的留检所获得了妥善照料。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了完善的收容留检机制,从日常喂养到健康管理,从免疫接种到领养规范,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每只收容犬只吃得饱、住得暖、身体好。目前,收容留检所共有8个区域、12间犬舍、80余只收容犬,雌雄分开、大小分笼。该局副局长李善林表示:“从人的安居到动物的安置,本质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我们将持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让温暖渗透每个角落。”

当困难群众用上崭新餐桌,当流浪犬找到温暖归宿,这座滨海小城正用行动诠释:城市的温情源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共暖。

执跑先锋:擦亮队伍建设新品牌

“刚来象山工作时,面对陌生的方言环境和复杂的执法业务,我一度感到压力很大。”来自外地的青年执法人员吴沿锰在座谈会上表态,“但‘青象起跑’计划的双导师帮带和系统培训,让我快速找到了方向。”

和吴沿锰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来自黑龙江、海南、江西等地的10余名青年执法人员。自去年下半年加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来,这些外地青年干部迅速适应了新环境、掌握了新技能,正是得益于象山县深入实施的“青象起跑”计划。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青年干部成长需求,为青年干部量身打造成长方案,通过加压锻炼、学习交流、完善机制,多渠道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养,致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强的“执跑先锋”队伍。

该局建立了“多元融合”学习体系,将政治理论、法治思维与改革精神深度融合,通过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每月一次的主题研讨,切实提升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创新建立“政治+业务”双导师结对帮带机制,做到“每周有沟通、每月有谈心、每季有点评”;开设“象小执”视频课堂和“象小执”大讲堂,今年以来已开展党纪理论、执法业务等多领域培训10次。同时,积极搭建青年干部展示亮绩平台,今年以来推荐9人次参加理论宣讲、年终讲、一线调研等活动,并在市级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撰写的《数字化治理在宁波乡村的实践现状调研》荣获新入职公务员优秀县情调研报告二等奖。

“近年来,新入职人员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人事科陈荣金坦言,“‘青象起跑’计划就像一座桥梁,不仅帮助他们快速完成了从学生到执法者的角色转变,更让这些外地人找到了归属感。”据统计,通过“青象起跑”计划的实施,外地青年干部的岗位适应期平均缩短了30%,业务能力达标率提升至95%,队伍稳定性显著增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决胜之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紧扣“改革深化、效能提升、服务优化”三大主题,重点突破执法监管规范化提升和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两大核心任务,确保全年改革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为象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张奕)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