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进小区不仅要登记,还要在迷宫一样的楼栋群里暴走找门牌,一不小心订单就超时。现在只需扫码便能一路畅通,送餐效率至少提升一半。”6月16日中午,在拥有上千户居民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维科馨院小区,外卖骑手卢建飞打开手机,进入宁波市推出的“甬爱码”小程序,通过导航服务功能,查找所属单元楼位置。随后,他跨上一辆小区免费提供的自行车,很快将午餐送到了客人手中。
快递小哥每天“使命必达”,将包裹送入千家万户;外卖骑手穿梭于大街小巷,传递人间烟火味;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起早贪黑,服务市民游客出行……这些新就业群体就像“摆渡人”维持着城市的运行,但他们在城市的工作生活也面临不少难处。
今年初,宁波市信访局在“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梳理人民建议时发现,新就业群体吐露了许多心愿:进入小区送餐能更顺畅;增设换电柜缓解里程“焦虑”;多些歇歇脚的地方……这些建议凸显了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中进门难、找楼难、吃饭难、充电难、休憩难等急难愁盼问题。
“作为新就业群体的‘娘家人’,我们一直在努力帮助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不断增强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收到信访部门流转的人民建议后,部里相继召开了10余次专题座谈会,一线走访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工作场所,收集了200多条意见建议。今年3月,集导航服务、权益申领、问题报料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甬爱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经过两个多月的使用体验后,外卖骑手孟亚豪成了它的“铁粉”。“一码畅行小区,一键检索换电柜点位,各地的党群服务中心、城管驿站、司机之家等场所都可以歇脚休息。”孟亚豪说,“甬爱码”不仅给工作带来便利,还提供了许多生活福利:快餐店午餐时段推出八折就餐权益、洗衣店干洗直享会员价、美发店开放九折洗剪吹优惠服务……这些实打实的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在宁波这座城市感受到温暖和尊重,也激发了他们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他们有的成为“平安巡查员”报送安全隐患线索,有的担任“特殊群体关爱员”为独居老人应急送药、送餐,从“服务受体”渐渐转变为“治理主体”。
据了解,目前“甬爱码”已汇集一码畅通、甬爱小区、甬爱驿站、甬爱商家、甬爱充电等十大应用功能,服务涵盖甬爱小区3538个,甬爱商家10094家,甬爱驿站2438个,充换电站11322个。“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从人民建议中深入挖掘新就业群体的新诉求,不断迭代升级‘甬爱码’服务平台,构建起一张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多跨协同服务管理网络,加速推进‘甬爱之城’建设。”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应磊 李攀 郑路遥)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