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看到陌生链接可不能随便点哦!”6月6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五乡派出所民警为逸夫小学师生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安全宣传课,用生动案例把反诈、禁毒、防溺水知识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反诈课堂:识破“甜蜜陷阱”,守护“小钱包”
“小朋友们,要是出售卡片的时候,对方给你了一个陌生链接,你们会怎么做呀?”民警朱丽霞播放了一段小学生被诈骗的真实案例视频:小黄(化名)在短视频平台发出售卡片视频,陌生网友私信称平台不便聊,邀加QQ并提议走正规二手平台。不一会,对方称已付款,可平台显示交易异常,对方又以小黄是未成年人为由,称资金被冻结,随后发链接让他找客服提供身份信息和银行卡等信息解冻。小黄照做后,发现卡内资金全被转走。
“阿姨,我奶奶总接到卖保健品的电话,怎么办?”后排的小林(化名)同学举手提问。朱丽霞耐心解答:“这是‘养老诈骗’,你们回家可以教爷爷奶奶设置手机‘来电防火墙’,或者把可疑号码记下来告诉老师。”她现场演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拦截功能,并用“冒充老师收费”“游戏皮肤免费领”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拆解成一个个小故事,提醒孩子们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隐私。
禁毒与防溺水:筑牢生命防线,远离危险边缘
“这些糖果长得像彩虹糖,但其实是毒品‘彩虹烟’!”实习民警拉巴群宗通过PPT将这些毒品展示出来,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她用“毒苹果”的故事告诉大家:“陌生人给的零食、饮料都可能藏着‘坏东西’,就像白雪公主的毒苹果,一口就会掉进陷阱。要记住三不原则:不好奇、不接触、不相瞒,远离毒品,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转眼来到防溺水环节,实习民警拉巴群宗通过提问进行互动,“如果看到小伙伴掉进水里,能不能自己跳下去救他?”她邀请学生上台模拟救援,当发现“救人者”被“溺水者”紧紧抱住时,拉巴群宗立即演示正确做法:“要大声呼救找大人,用长竹竿或救生圈帮忙!”
警民联动:一颗“平安种子”的双向成长
“谢谢警察阿姨们!”下课铃响时,孩子们捧着民警发放的安全手册围上来,手册里包含反诈宣传册和防溺水宣传册。班主任刘老师感慨:“这种互动式教学比课本更生动,还有学生跟我说,要当家里的‘安全小卫士’呢!”
“第一次给这么多孩子讲课,紧张得手心冒汗,但看到他们亮晶晶的眼睛就有了底气。”实习民警拉巴群宗擦着额角的汗说道。朱丽霞自信地说:“把专业知识变成孩子能听懂的‘童话’,就是咱们当‘安全老师’的本事。”这场“护苗行动”不仅在校园里筑起了安全网,更让实习警员在实践中明白了“警徽下的责任”。
此次安全教育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乡派出所后续将联合更多学校继续开展反诈宣传、防溺水宣传课等活动,让安全意识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网络。(王依琳)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