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破解物流行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联合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将“益企恳谈”活动开进物流行业一线。
活动通过面对面座谈、点对点答疑、案例式教学等形式,聚焦企业普遍关心的检后罚后整改帮扶、信用修复、合法经营等核心问题,为辖区物流企业送上了一场“法治及时雨”。
图为执法部门点对点答疑解惑
精准把脉,需求在“恳谈”中浮现
“这次整改帮扶的‘绿色通道’指南,真是帮我们卸下了大包袱!”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接过《益企帮平台操作手册》,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恳谈会上,10余家涵盖冷链、快递、普货运输等细分领域的物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大家畅所欲言,坦诚交流。企业代表们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因轻微违法导致的信用受损如何高效修复?收到整改通知后,如何有效、快速地完成整改并避免再次违规?特定领域(如危险品运输、末端网点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不够清楚等。现场气氛热烈,企业家的“心里话”成为精准服务的“导航图”。
靶向施策,服务在“痛点”上发力
对于企业最为关注的“检后罚后整改帮扶”,镇海区综合执法指导办工作人员展示了“柔性执法+精准帮扶”的实践成果。通过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解“首违不罚”“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的应用场景,强调处罚不是目的,规范发展才是根本。
针对企业提出的具体整改难题,如某冷链物流企业遇到的危险品运输资质整改项目、某快递企业末端网点备案规范化问题,相关科室负责人现场“开方”,提供专业、可行的整改建议帮助企业整改到位、风险消除。
针对企业反映最集中的“信用修复难”问题,工作人员进行重点突破。现场不仅详细解读国家及地方关于信用修复的最新政策、适用条件和具体流程,还“手把手”指导企业如何准备修复材料、对接相关部门,为企业修复信誉、重返市场的“路线图”加油助力。
图为企业代表畅所欲言
普法强基,法治在“互动”中扎根
此次活动也是面向物流行业的一次深度普法。工作人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快递暂行条例》、市容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与物流行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执法中常见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生动的警示和指引,引导企业树立规范经营意识。现场发放《典型案例及建议》等普法资料,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的“法治工具书”。
图为现场发放普法资料
“为确保活动成效长效化,我们将持续深化‘益企恳谈’机制。”一方面,建立物流行业常态化联系渠道,定期组织骨干力量“送法上门”“送策入企”,提供精准辅导。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打造“线上即时答疑+线下专业指导”的全天候服务体系,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难题第一时间解决。
下一步,镇海区将通过“益企恳谈”模式继续为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助力企业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沈晓宁)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