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见习记者 胡建霞
“感谢检察机关帮我们卸下背了10年的‘冤枉债’,目前公司已经走出困境,我相信公平和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回想起承办检察官帮助企业化解数百万元债务纠纷,河南省新乡市某塑业公司负责人孟某感慨万千。
这是记者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活动看到的一幕,也是基层检察院深入落实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的生动缩影。截至11月10日,河南省检察机关办理涉企案件3192件,为企业挽损5.4亿元,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护”出公平与正义,“护”出信心和预期,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色更浓、企业经营发展信心更足。
托起“公平秤” 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走进新乡市某塑业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笔笔订单顺利交付,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然而多年前,该公司负责人孟某因为帮朋友经营的机械公司做担保,导致企业经营蒙上阴影。
“当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一时疏忽签下500万元的担保合同,后因机械公司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才不得已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这一还就是十年。”孟某向记者说。
近年来,尽管塑业公司发展蒸蒸日上,但是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流动资金相对紧张,无力承受巨额贷款,导致企业接连面临债务诉讼、征信受损、失信被执行等困境。
“如果公司被查封,不仅多年的辛苦创业将会毁于一旦,200多名员工也将面临失业。”提及过往经历,孟某一度哽咽。
图为案件承办检察官走访涉案企业。(受访单位提供)
眼看公司陷入生死存亡关头,2023年8月,河南省原阳县人民检察院的一次走访为企业带来希望。该院调查发现实际贷款人涉嫌伪造购销合同向银行骗贷,遂启动立案监督程序,引导侦查取证,准确认定嫌疑人犯罪数额,帮助塑业公司卸下债务包袱,涅槃重生。
为做实办案“后半篇文章”,该院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再次贷款受限问题。“目前企业征信已经恢复正常,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法律监督的力度和温度。”孟某握着案件承办检察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发展的有力举措。新乡市民营企业总数达15万余家,护企就是护经济,全市检察机关将全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聂涛说。
打好“组合拳” 为企业发展增添“法”码
离开新乡,采访团一行走进国内客车行业龙头企业郑州宇通集团,一台台即将出厂的客车在倾斜路面“飞檐走壁”,宛如电影特技。讲解员介绍,宇通所有车辆在出厂前都要进行涉水、淋雨、爬坡等测试,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宇通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法治护航。检察机关不仅通过办案为公司挽回损失,还通过送法入企、风险提示、庭审观摩等方式提升员工法治意识,帮助公司堵塞管理漏洞。”宇通集团纪委副书记、法务处副处长胡安乐说。
李某是宇通集团的仓库管理员,自2020年起,他利用职务便利和车辆生产有物料损耗的漏洞,伙同公司收揽员郑某,将公司热敏纸、编织袋等物料分25次私自拉出售卖,四年时间销赃金额72万余元。
“行为人起初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搬走一两箱,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数额逐渐增大,最终达到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郑州自贸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康薇介绍,由于案件持续时间长,作案手段隐蔽,查处难度大,该院提前介入,明确侦查方向,准确认定二人涉嫌犯罪数额。
图为检察官向记者介绍《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手册》。钟心宇 摄
“我们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设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依托‘检察服务官制度’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与市检察院联合编制《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手册》,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郑州自贸区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杨铁刚介绍,该院将继续厚植“营商沃土”,推出更多“检察护企”举措,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守护“非遗美” 遏制知识产权犯罪“野蛮生长”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作为千年大宋汝官窑遗址和汝瓷文化的发源地,平顶山汝州市、宝丰县境内仅汝瓷企业、研究机构就有235家,如何以法治之力守护非遗瑰宝和企业合法权益?检察机关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效以“实”破题。
“喂,您好,是汝州市检察院吗?我之前从直播间购买的汝瓷是仿冒品,而且有不少网店售卖假货,希望检察机关对此予以监督。”2024年3月,汝州市人民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线索。
图为宝丰县检察院走访汝瓷企业。(受访单位提供)
线索是否属实?消费者第一时间可以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权,为什么要求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带着疑问,汝州市检察院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到汝瓷销售场所、汝瓷制造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到只有产品原料、烧制都在汝州市、宝丰县的瓷器,才能称为汝瓷。市面上不少外加工瓷器并不符合该标准,却宣传自己的产品为汝瓷地理标志产品。相关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监管措施,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为此,汝州市检察院对汝瓷地理标志产品监管一案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打击擅自使用汝瓷地理标志的违法生产、销售行为,对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使用强化监管。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管部门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建立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和产品溯源体系,促使全市62家汝瓷生产企业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签,筑牢汝瓷企业健康发展安全屏障,为汝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司法办案是检察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平顶山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办案‘护’好一企、促治一片、惠及一方,努力让企业和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能感受、可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薛万庆说。
千帆竞渡,检察护航。在法治之力的守护下,中原大地经济“脉动”,澎湃而有力,稳健中致远。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