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他们,闪闪发光

2024-03-05 14:10:4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见习记者 胡建霞

从上世纪60年代蓬勃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到1986年民政部提出开展社区服务,1989年天津出现第一个志愿者组织;从被称为“中国志愿者元年”的2008年至今,一批批志愿者接续前行,用奉献和爱心践行雷锋精神。

3月5日,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这一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设立的节日,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从倡议转化为行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敬老扶幼等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用无数凡人微光汇聚成时代暖流。

“小青”志愿者绽放大舞台

从“鸟巢一代”到“小青荷”“小青椒”“小青芒”,青年始终是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广大青年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图为杭州亚运会“小青荷”志愿者。(来源新华网)

2023年夏末初秋,“船入芰荷香处去,人从云水国中还”的西子湖畔,杭州亚运会迎来“小青荷”的服务时间,3.76万名赛会志愿者为竞赛运行服务等13个不同领域提供志愿服务。

服装“最重”的吉祥物志愿者每天要穿戴重达10余斤的特形演出服,顶着高温和闷热与现场观众、媒体记者互动;动作最快的“快擦手”竞赛领域志愿者,在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竞赛场地,与专业运动员“比速度”,精准地抢点、快速地擦拭,确保比赛地面无汗渍,用认真、细致、敏捷的志愿服务圈粉无数。

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除了运动员外,还有一群被称为“小青椒”的志愿者参与了这场青春盛会。约两万名来自36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同组成志愿者队伍,承担起赛事咨询保障等职责,为运动员、游客和市民提供热情服务。

在北方很多地区已步入寒冬的11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1.65万名“小青芒”上岗服务,无论在比赛现场、保障车上还是运动员村,很多人都会对提供热情服务的他们竖起大拇指。

“小青芒”取自广西盛产的芒果,寓意志愿者为学青会辛勤忙碌;“青荷”谐音“亲和”,彰显志愿者的青春气息和亲和力;“青椒”谐音“青交”即青年交往,寓意着大运会是一场世界青年交往交流的盛会,这些昵称的背后都是紧密贴合志愿服务精神的创意。

投身社区公益 织密“平安网”

2013年毕业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尚长平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特警大队工作。从上大学开始,他一直致力于学雷锋志愿服务。从警后,他更是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日常警务工作中,参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4000余个小时。2023年12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尚长平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图为尚长平在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供图

2019年夏天,尚长平发现一位老人在地铁站附近徘徊,上前询问发现老人意识不清,随后他将老人带回警务室,通过在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了解到家庭住址,便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在与工作人员沟通后,尚长平了解到社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只有提升群众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保障平安出行。”想到这里,尚长平决定投身社区公益,组建宋家庄站派出所志愿服务队,先后前往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孤独症康复中心等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安全和法律知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依托组建志愿者团队的经验,他开始探索建立“常乘客”机制,把经常乘坐地铁的人纳入“常乘客”队伍,定期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助力化解纠纷,救助突发疾病乘客,制止不文明行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平安北京建设中。

星火之光助力乡村振兴

从金陵古都到黔南大地,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南京理工大学的这群人,将耀动的青春奉献给乡村振兴事业。

2017年8月,“馨火夜校”项目创始人韩啸和南理工支教团在走村入户调研时发现,当地群众对国家政策不了解、缺乏科学产业技术等问题突出,萌生了开办“馨火夜校”为群众讲解相关政策及文化知识的想法,“馨火”便取义“星火燎原”前两个字。

图为“馨火夜校”项目团队走村入户宣讲惠民政策。南京理工大学供图

七年来,“馨火夜校”项目经验辐射贵州全省,被复制推广建立夜校284所,408名志愿者前赴后继,扎根大山深处。团队联通政府、高校、爱心企业三大资源,围绕“政策宣讲、文化教育、科学素养、职业赋能、产业振兴”五大主题,累计开展政策宣讲课程3420余场、基础文化知识教学7200余场、特色产业技术提升3660余场,服务活动惠及30余万人次、创造经济收益超4500万元。

2023年12月,南京理工大学“馨火夜校”项目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典型授予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成为100个入选项目之一。

2017年,营盘乡政府曾号召农户不种玉米改种桃子,结果因为技术不成熟,桃子遭遇虫害,销路又没打通,给百姓收益带来一定影响。“馨火夜校”邀请贵州农科院专家教授进行种植讲解,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在第二年迎来大丰收。如今,营盘乡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脆桃之乡”。现在,“馨火夜校”依然保持每周两场频次为农民服务,7年来南理工支教团一直在延续夜校的各项服务,从未间断。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一个人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可以温暖一座城。今天,向所有奋战在志愿服务一线的每一个“你”致敬!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