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聚政法“五老”之力巧解基层治理“千千结”

永州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2023-12-20 10:03:3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本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本报通讯员 齐吴钢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探索推行政法“五老”+“好邻居”调解机制,发挥政法“五老”法律熟和“好邻居”情况熟的优势,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处化解矛盾,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矛盾减少了、纠纷没有了、心情舒畅了,幸福生活越过越好。

早些年,一些群众在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时往往“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调”,信访量大、积案多、重复信访率高、涉法涉诉多等问题,成为永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永州从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老司法行政人员和老律师中择优选聘,创新组建政法“五老”调解队伍。聘请离任村(社区)干部、党员、退休教师、热心老人、新乡贤、志愿者,组建村(社区)“好邻居”调解队伍。在市、县两级信访接待中心创新设立政法“五老”调解工作室,在乡镇(街道)设立政法“五老”流动调解室,在各村(社区)设立“好邻居”+政法“五老”调解室。城区实行政法“五老”坐班调解机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实行政法“五老”预约流动调解机制。

全市组建政法“五老”调解队伍15支847人、“好邻居”16260人,实现城乡全覆盖。2022年11月1日以来,全市政法“五老”+“好邻居”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797件,调解成功14243件,成功率达96.26%。

今年3月,永州市政法“五老”驻冷水滩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正式揭牌,政法“五老”坐班诉讼服务中心,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及研判预警,确保矛盾纠纷隐患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目前,3名政法“五老”已坐班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

政法“五老”刚推行时,群众有的在观望、有的不信任、有的指指点点。如何破冰,打消群众的顾虑?永州市从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入手,引导政法“五老”运用法治思维有效化解各种利益冲突。

政法“五老”有的精通法律、有的擅长办案、有的善于做群众工作。但有一条是一样的,那就是必须懂法。

祁阳市龙山街道百花社区居民刘某某在一建筑工地坠亡,引发矛盾纠纷。当日,龙山街道政法“五老”流动调解工作室受理后,及时分工合作,老警官曾国平负责纠纷事实的调查,老法官奉新德负责纠纷法律关系的认定,老司法所长杨登德负责纠纷情理分析。他们充分运用法律知识,经过7天15次调解,妥善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

零陵区大庆坪乡大庆坪社区某组村民唐某某与蒋某某因引水灌溉农田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导致蒋某某头部受伤。蒋某某娘家人召集兄弟多人,准备到唐某某家说理。情况紧急,纠纷若得不到及时化解,有可能造成“民转刑”案件发生。

政法“五老”调解员会同乡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共同组织双方调解,采取“背靠背”调解法、亲情参与调解法、情理法交融调解法等调解方法,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经耐心劝解和疏导,唐某某同意赔偿蒋某某1500元医药费,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社会治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政法“五老”犹如一根针,把社会治理主要工作都串连起来。

永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着力打造体现永州特色、凸显时代特征、遵循治理规律、满足人民需求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永州路径”,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在深耕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

面对矛盾纠纷,政法“五老”当仁不让,冲锋在前。

今年5月,永州市某供电所工作人员巡线砍青过程中,在未经一住户同意的情况下,砍掉了其房屋前两棵樟树的枝干。该住户以某供电所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要求进行赔偿。双方多次协商未果。

政法“五老”调解员认真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后,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说明。在政法“五老”调解员和司法所所长的共同调解下,纠纷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协议,并且当场履行完毕。

社会治理工作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指数。永州大力推行政法“五老”调解工作,让一件件市民群众的烦心事得到妥善解决。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