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百色“番茄村”致富路上强治理

2023-12-05 10:27:3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本报记者 马艳 本报通讯员 韦奇 李红军

10月的阳光洒满右江两岸。《法治日报》记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兴城村,道路宽阔平坦,楼房鳞次栉比,田间欢声笑语,处处人和景明。

兴城村村民黄海燕一边为番茄地起垄,一边与同样劳作的乡亲交谈。他告诉记者,村里番茄的大果有欧拉、罗拉、大红、大粉,小果有千禧、金币、秋粉、牛眼等,成熟时结实饱满、色泽诱人。“一周后就播种,明年2月采收,亩产大果1.5万斤左右、小果近万斤。”黄海燕高兴地说。

兴城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种番茄,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番茄)示范村”“广西番茄村”。过去村里群众意见不一,村民各自为战,番茄产量不高、品质不佳,形不成拳头优势,既影响收益和致富,相互间也易产生矛盾纠纷。

“村子强不强,重在领头羊”,针对村里实际,兴城村以加强党建引领为抓手,以种植番茄致富为目标,凝聚群众力量共治共富。他们从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退伍军人等人员中遴选“领头雁”,选优配强村“两委”。

村里还组织村民们到国外学习考察,引进番茄种植技术,同时进行技术创新,突破一颗种子一根苗的瓶颈,让群众共享技术。村里成立了番茄专业合作社,建设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金融机构+公司+农户”发展经营模式,统一品种、播种、技术、管理、质量、标识、包装和销售,提档提质打造“壮乡红”品牌。

兴城村完善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设立“百姓讲堂”,请群众以亲历的事情讲政策、讲法律、讲文明、讲民风、讲科技,激发出自治活力。在百色市委政法委、田阳区委政法委指导下,推行村组户三级管理网格模式,全村有21个网格,从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中遴选出网格长、网格员,对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既宣传政策法规,又调处矛盾纠纷,还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在发展路上齐头并进、一户不落。

被中国农业大学列为农家科技小院、研究生学习培训基地,被中国农科院热带农业科学院列为蔬菜技术服务共建村……“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齐心协力让兴城番茄名号越传越广、越来越响。村党总支借势发力,与院校合作优化种植方式,通过节约滴灌和测土配方施肥一体化、绿色生态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获得优质高产,还提高了群众种植水平,20多人成为新型“乡土人才”标兵,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的兴城村,番茄已成支柱产业。全村种植番茄4000亩,质优量高销售畅,去年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0元,村集体收入12万余元。

“村里没有撂荒地,群众在家就能创收,不仅把家庭搞得和和睦睦、红红火火,邻里也互帮互助、和谐融洽。”兴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飞易介绍,群众种番茄富裕了,眼光更开阔,度量也更大,共同为发展产业用心思,不为小事纠结伤和气,村里近年获得了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百色市“治理有效红旗村”“产业兴旺红旗村”等荣誉。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