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政法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2023-01-11 09:13:2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 前沿聚焦

□ 叶青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范式,它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目的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国内众多政法大学相继进行了课程思政结构、方法、体系等方面的试点探索与实际应用,形成了不少颇具特色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当前,政法大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应当要坚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要坚持“两个确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零时差”“冒热气”地融入教育教学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讲,在于我们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是“新法科”建设的方向指引。新时代背景下,政法大学推进“新法科”建设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的全过程。新征程上,法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只有在“两个确立”决定性指引下毫不迟疑、步调一致、狠抓落实,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全面依法治国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讲好社会主义法治课程,将马克思主义“零误差”“接地气”地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华法治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理策略,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的慎刑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价值追求等,这些思想作用于国家制度、运用于国家治理,在历朝历代治乱兴衰中不断积淀和演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为我国中华法系文明演进和当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法治中国建设不能脱离中华大地的文脉土壤。政法大学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既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做到原汁原味、经不念歪,又要扎根于中华法系文明沃土,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贯通融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打造扎根本土、服务法治、辐射全国的《法治中国》品牌课程,为培养更多服务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德法兼修人才,讲好社会主义法治课程。

三是要推动科技创新,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和理念“零代差”“有灵气”地服务课程思政智慧课堂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体现了数字化引领未来技术变革的时代要求,也为法学教育理念更新、课程思政数字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借助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以建好建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引领,建好课程思政智慧课堂,用三个“抓得住”切实增强迈进新征程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水平,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一方面,要抓住“安全运行”基石,善于构巧思、用巧劲,抓住“互联网+”这个契机,推进“互联网+课程思政”线上育人平台建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数字终端,探索建立“政法教务”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课程思政专栏结构,在板式设计和内容推送方面,要注意把握党的二十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着力推动法学学科与哲学社会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融通,主动加大法学学科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伦理学、国家安全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使法科学生可以实现“跨界”学习和享受“高言值”知识;也可以使我们的法学教师通过协同开发新法科课程群,建设“跨界”的新法学专业,如计算法学、智能法学、科技伦理法学等。另一方面,要抓住“应用为王”这个根本,坚持需求牵引、成熟先上,不断做好教育数字化技术的迭代升级;要持续聚焦“服务至上”这个重点,突出服务能力、效果导向,持续延伸试点示范,推进“慕课西行”“虚拟教研室”等课程思政线上建设,努力在教育数字化这个全新赛道上,跑出引领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法治课程建设、引领中国法学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双重好成绩。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