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政法机关能动履职凝聚扶残助残合力

强化法治保障助力残疾人“有爱无碍”

2023-05-25 15:44:56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
-标准+

本报记者 董凡超

5月8日,广州铁路公安局怀化公安处乘警在列车上帮助困难残疾旅客。张卓 摄

5月18日,南昌铁路公安局鹰潭铁路公安处婺源站派出所民警帮助盲人旅客乘车。 王珊珊 摄

“能在书屋读书感觉真好,置身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身心都感到轻松愉快。”前不久,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某小区居民小杨第一次来到公共书屋读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小杨因病致下肢瘫痪,出入都要坐轮椅。而此前公共书屋门前的台阶、门槛让热爱读书的小杨望而却步。

2022年9月,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辖区部分主干道的盲道被临街店铺占用经营,个别新建公共书屋等公共场所也未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针对这些问题,该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依法向当地有关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及时制定整改计划,针对占用盲道经营、违停机动车的行为进行依法整治,在3所公共书屋内安装了无障碍设施,将“绊脚石”“出入难”等问题有效解决。

宜阳县检察院开展的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是政法机关能动履职凝聚扶残助残合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各地政法机关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精准对接残疾人所需、所盼、所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多项有力措施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

公益诉讼保障权益

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内假借盲人名义开办按摩机构、未与盲人按摩师签订劳动合同、盲人按摩就业经营场所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并联合市残联召集相关行政机关及各界代表人士召开诉前圆桌会议,共同研究盲人医疗按摩行业规范化建设方案。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发现,多家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发布招聘广告时注明“不录用残障人士”,于是采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动形成保护合力等措施推进整改。

……

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已实现办理残疾人权益保障公益诉讼案件全覆盖。据统计,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案件近4000件。2021年以来,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延伸至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

“残疾人权益保障是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益诉讼新领域探索的一个重点领域。”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权益保护,很难通过单个机关或部门的职责履行得以实现,需要全社会多方位的关注,检察机关坚持能动司法,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势,以“我管”促“都管”。

建立健全专门机构

2022年3月的一个早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残疾人权益保护调解工作室收到了一起特殊的案件:去年,小严在上海打工时与同是聋哑人的小殷成了室友,见小殷经济困难,小严便将4万元积蓄借给了他,但多次催要后,小殷却没有还钱的意向,小严只能求助于法律手段。

“涉诉双方都是聋哑人,如果真要诉讼的话,对当事人来说成本比较高,如果能争取诉前调解,对双方都是最好的。”人民调解员洪云带着这份信念立刻投入到这场“无言”的调解里。她一有时间便通过微信和双方当事人谈心,经过几个回合的沟通,双方对如何还款的方案终于趋于一致。于是,洪云组织双方进行线上调解。

一支笔、一张纸、一部手机,两名聋哑人之间重新建立起了联系。“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每月付2000元,对吗?”这一分期还款内容被放大写在白纸上通过在线音视频系统展示给小严和小殷,双方均对此予以认可。最终,二人在线上签署了和解协议。

让失语者“道”出正义的声音。润州区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残疾人权益保护调解工作室,建立6个涉残诉讼服务工作站点,在帮助残疾人解决利益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开办法律讲堂、讲座,提供法律答疑和指导调解,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上门提供法律服务。

近年来,各地政法机关纷纷以建立健全专门机构为抓手,为残疾人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人性化的法治服务。

帮助购票、引导实名制核验、协助安检、搬运行李、协助候车、开辟“绿色通道”、提前检票……徐州铁路公安处徐州站派出所成立了“我是你的眼”爱民助残服务站,安排专人为视障人士提供“十项服务”,今年已帮助盲人旅客61人次。

“我们将努力让视障人士感受到来自徐州铁路公安的温馨守候。”徐州铁路公安处徐州站派出所所长赵晓伟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持有残疾人证的听力残疾人有7534人、言语残疾人有1263人。对此,柳州市司法局会同当地残联合力打造多元解纷工作机制,于今年3月推动成立了广西首家残疾人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柳州市语言类残疾人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听力、言语残疾人等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

重庆市大渡口区司法局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大渡口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并在全区8个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均开设残疾人便民服务窗口(接待点),初步形成了“十五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了大渡口区内各社区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就近服务和全覆盖。

完善升级服务环境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残疾人“绿色通道”,为残疾当事人提供优先叫号、法律咨询等服务;完善“12368+电子工单”热线服务机制,根据残疾当事人在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针对无法现场立案、难以线上立案等情况,提供上门立案的诉讼服务……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在方便残疾人立案、加强诉讼引导、加快审理流程、加大执行力度、完善诉讼无障碍设施及服务等方面创新推出一系列举措,努力让残疾人在司法工作中有更多获得感。

“在完善无障碍服务环境的同时,我院在涉残案件执行阶段,注重筛查涉残疾人群,引导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申请执行人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建立‘执行+慈善’救助机制,拓展社会救助渠道。”集美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辉煌说。

长期以来,听力、言语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与健全人相比更容易受到侵害,而“有苦说不出”的窘境让他们的维权道路布满荆棘。各地政法机关用心、用情回应每一份对于司法的期待,推动司法全过程的无障碍与合理便利,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享有真正“触手可及”的正义。

针对残疾人居住零散、行动不便等特点,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用,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咨询、申请、初审等服务,同时将残疾人的婚姻家庭纠纷、劳动用工工伤纠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纳入法律援助服务范围,扩大残疾人受援范围。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与县残联挂牌成立“残疾人法治服务中心”,吸纳残联、特殊教育学校等工作人员及残障人士公益组织成员作为法院特邀调解员。由残联推荐有能力、有爱心、有公信力的残疾人或者残疾人家属为特邀调解员。通过“残帮残”,从残疾当事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更能理解其想法,也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

工作中,各地政法机关积极为残障群众纾困解难,覆盖普法、立案、审查起诉、法院审理、证人或受害人出庭以及判决执行的全部环节,确保物理、信息方面的无障碍和残疾人的平等参与。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