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八网并织”助推法治滨州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3-05-05 09:25:53 来源:法治参考
分享:
-标准+

本刊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邵潇潇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扎实开展高品质法治滨州建设,实施“八网并织”,不断推进法治滨州建设现代化,让法治真正成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

“滨州市以‘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践行法治为民’三条主线,紧扣依法决策、矛盾化解、社会稳定、法律服务四个重点,强化制度设计,完善多元治理,优化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滨州市司法局局长王东说。

织密“体制机制网”,实现法治建设“有人抓、有人干”。滨州市不断压实市县乡三级党委推进法治建设领导职责,制定出台市县乡法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市县乡三级全部设立法治建设议事机构、协调机构、办事机构,构建起上下贯通的法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构建“体制机制网”。2019年以来,市县乡三级委员会部署推进法治建设工作295次,各协调小组立足本领域法治工作协调职责,召开会议、部署工作246次,办公室部署推进工作338次,结合地方特色出台制度文件183个,推动委员会决定事项和工作部署全面落实。

织密“法治督察网”,实现法治建设“知问题、会整改”。滨州市注重发挥法治督察效能,探索创新“法治督察、法治巡察、法治考核”三项举措常态化、融合式推进,不断织密“法治督察网”。将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法治化营商环境及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纳入督察重点。全市已开展法治督察4轮294个部门,整改问题476个。建立“党委巡察+法治督察”联动机制,7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已巡察20个市直部门、70个县直部门、27个乡镇(街道),整改问题295个。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将督察、巡察情况纳入考核,通过法治建设考核有效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织密“法治指数网”,实现法治建设“可量化、可评估”。滨州市于2021年10月全面启动“法治指数”评估工作,科学设置7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91项三级指标体系,构建“评估全覆盖网”,涉及市县乡村四级,覆盖法治滨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各方面。抽取25项变量特征明显、便于实时抓取、客观权威性高的指标作为监测点,对7个县(市区)实施动态监测4次,为各县(市区)推进法治建设指引方向。建立法治指数评估与法治督察、法治考核、群众满意度联动机制,实现四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印证。

织密“品牌建设网”,实现法治建设“有亮点、有特色”。滨州市于2020年12月启动法治政府建设典型培树工作,2022年11月启动法治政府建设高品质项目培育工程,在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打造一批具有滨州辨识度、全国全省影响力的法治政府建设标志性成果,不断织密法治政府“品牌建设网”。先后培树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典型21个,打造“云端普法”“有商有量”等74个法治品牌。广泛发动各县市区、镇街积极申报高品质项目56个。采取指导调研、交流学习、项目观摩等多种形式推进法治品牌建设,培树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特色新的法治滨州品牌。

织密“执法监督网”,实现法治建设“高质效、新提升”。滨州市抓好机制改革、专项监督、执法备案、执法评议四项举措,不断织密“执法监督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探索实施“一分、两督、三合”行政执法制约监督机制改革,覆盖市县两级11个重点执法领域。围绕乡镇执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乱罚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监督4次,抽查案卷222宗,整改问题189个。创新开展涉企执法备案管理制度改革,为涉企执法过多、过乱戴上“紧箍”。随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不断深入,全市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行政诉讼败诉率同比下降69.4%。

织密“科学立法网”,实现法治建设“贴民生、促发展”。滨州市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独特优势,聚焦重点领域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坚持“为了人民”的选题标准、“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人民满意”的评判标准,把好“立项关”“起草关”“审议关”。制定《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滨州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滨州市供热条例》《滨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滨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等30个地方法规、规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织密“法治服务网”,实现法治建设“解民忧、纾民困”。滨州市始终坚持法治为民理念,不断优化法治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基层“三大平台”建设、创建“滨滨优律”、开通“法援在线”等13项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与乡村振兴、安全稳定深度融合,实现“法治服务无处不在”,真正织密了“法治服务网”。2022年以来,调处各类纠纷34207件,办理公证6720件、受理法律援助10810件,帮助审查重要经济合同3258起,为村(居)治理提供法律意见5070件,切实做到了解民忧、纾民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织密“法治宣传网”,实现法治建设“载体多、成效好”。不断构筑普法大格局,注重发挥普法责任部门以及法官、检察官、警察和律师等专业人员的作用;开展“我执法我普法”线上普法和重要普法节点公益广告展播100余期,开展线下主题普法宣传活动2600余场次。注重加强基层法治教育,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1.28万名;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20个、省级56个,建设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等1200余个。

编辑:法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