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履职为民,救援为民的双重使命

​——访深圳市南山区人大代表朱新涛

2025-10-15 15:26:0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朱新涛拥有两个鲜明且紧密相连的身份标签:一是倾听民意、为民代言的区人大代表,二是闻令而动、向险而行的资深应急救援志愿者。这两种角色在他身上交织融合,共同诠释着“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履行着一份沉甸甸的“双重使命”。 

扎根基层,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自2021年当选为南山区人大代表以来,朱新涛始终将“根”深深扎在基层群众之中。他坚信,人大代表不只是开开会、举举手,更要将脚步迈向街头巷尾,将耳朵贴近百姓心声。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百姓。”朱新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总是格外留意身边事、社区事。从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的难题,到街头巷尾的交通微循环优化;从社区公园设施的维护更新,到辖区企业发展的政策需求……都是他关注和调研的焦点。 

他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社区议事会、居民座谈会等平台,以及日常的走访调研,广泛收集民意民情。对于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他认真记录、梳理分析,并通过撰写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推动相关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他的建议往往切口小、调研深、对策实,力求反映真问题、提出好办法,切实推动了一些民生实事的落地,赢得了选民的信任和认可。 

向险而行,应急救援者的初心与奉献 

如果说人大代表的工作体现了朱新涛的“文”功,那么他在应急救援领域的付出,则展现了他的“武”略。作为一名资深的应急救援志愿者,他长期活跃在各种应急救援培训和实战演练的一线,更是多次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挺身而出。 

无论是台风暴雨中的抢险排涝,还是山地丛林的人员搜救,只要群众有需要、救援有召唤,朱新涛总是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份不计报酬、不畏艰险的奉献,源于他内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敬畏。 

“救援现场就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快一秒,群众的安全保障就多一分。”朱新涛将应急救援中的速度、精准和责任意识,也融入到了人大代表履职工作中。 

双岗建功,使命交融的乘法效应 

朱新涛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成功地将两种身份有机结合,产生了“1+1>2”的效应。 

从救援实践中发现民生议题:应急救援的经历让他对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应急设施的配备与维护等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这使他能在人大代表履职中,更精准地提出关于完善城区安全韧性、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建议,推动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保障民生安全。 

将为民情怀贯穿始终。无论是代表履职还是应急救援,其核心都是“为民”。这两种角色强化了他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代表工作让他更了解社区结构和居民需求,而救援经历则锤炼了他应对复杂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为民服务时更加高效、务实。 

传递正能量。他以身作则,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不仅能“代言”,更能“实干”的形象,同时也弘扬了志愿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社会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展望未来,持续践行为民誓言 

面对未来,朱新涛表示,他将继续肩负起这“双重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人大代表履职方面,他将进一步深入基层,聚焦南山区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关切的重点领域,持续建言献策,推动更多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他将继续苦练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守护城市安全和百姓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而救援更是直接服务于危难之中的人民。这两项工作,都是我最光荣的使命。”朱新涛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当“履职为民”与“救援为民”的双重使命交汇于一身时,便能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更好地诠释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