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确保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人

2020-07-14 10:23:18 来源:天津人大网 作者: -标准+

原标题: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落一人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监督工作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市政府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汇报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和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深入调研,为常委会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调研方式 确保工作力度不减

三月初,适逢全国上下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结对帮扶困难村调研工作正式启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有关精神,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创新调研方式,取得了良好工作实效。

一是向涉农区人大常委会发函,了解收集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情况、先进典型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线上的方式,与结对帮扶村干部开展经常性联系,详细了解帮扶工作情况和疫情期间“三农”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轻车简从,深入宝坻区、静海区帮扶村进行调研,与村民委员会负责同志、帮扶干部进行座谈,察看帮扶项目,了解存在问题,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多次与市农业农村委沟通联系,全面了解全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开展情况。对完善报告提出了修改建议。四是将政府提交委员会审议的报告(草稿)通过传真的方式送达委员会组成人员,征求意见建议。各位委员一致认为政府提交的专项工作报告全面反映了2013年以来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整体情况,系统总结了帮扶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举措。四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宁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宁河区结对帮扶困难村调研,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胜利、圆满完成本市结对帮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我们在认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起草撰写了《关于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调研报告》。


提出意见建议 确保实现双战双赢

5月18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情况的报告。我们根据会议审议情况,结合我市实际,对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是由输血变造血,提升乡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力支持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深化困难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清产核资,清理盘活集体资产,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支持村集体领办、创办实体经济,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产业项目科学论证,防止发展项目同质化。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农民参与的引导机制,更多采用事前竞争、事后奖补等政策,引导农民办好自己的事。

二是搞好统筹协调,发展特色产业。落实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打牢乡村产业发展根基。进一步丰富乡村产业类型,创新产业融合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特别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信息服务业、农村电商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共享为核心,创新合作社组织小农户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健全盈余分配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强化产销衔接,扎实推进品牌强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形成特色品牌,成为乡村长远发展的源动力。

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致富。落实中央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推动精准就业帮扶、鼓励自主创业、加强技能培训、托底安置就业等政策措施落地落细。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农村劳动力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精准稳妥推进企业特别是农村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强与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支持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灵活就业,力争有意愿的劳动力全部转移就业。继续做好产业帮扶,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水平,以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经营性收入,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在收益。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前培训、实现普及型技术培训全覆盖,做好农业技术骨干培训。

四是搞好乡村规划,建设美丽家园。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精心编制体现我市乡村特点的村庄规划,为全市乡村建设与治理奠定良好基础。坚持“留白、留绿、留朴”,发挥村庄规划在乡村建设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先导性作用。以保障生态资源安全为前提,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发展,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五是建设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功能。加快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持续加大投入,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对部分建设时间早、标准低、已老化的基础设施,加快提升改造。持续加大田间道路、农田灌溉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增加符合农业发展要求、对接农村建设需要和满足农民诉求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健全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建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做到有人管护、有钱管护,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将爱护农村基础设施纳入村规民约,形成管理制度规范。要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与管护活动,使农民群众爱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成为行动自觉。

六是完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发展。高质量完成结对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严格验收标准,用“三美四全五均等”73项帮扶指标,对1041个困难村逐村、逐项进行验收,做到完成一批、验收一批,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持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把帮扶的各项任务目标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对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市落实,全面提升乡村建设质量水平。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始终不变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大的努力迎难而上,为决战疫情防控、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米晓健)

编辑:张红兵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