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贸仲发布《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4-2025)》等成果

2025-10-28 14:54:00 来源:法治网 -标准+

9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在北京发布《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2024-2025年度报告》)、《建设工程仲裁案例选编》(以下简称《建工案例选编》)和《拉美国家仲裁制度研究》(以下简称《拉美研究》)三项成果。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介绍了三项成果的核心内容与编写背景。

《2024-2025年度报告》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组成课题组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高等院校、企业和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和实务工作者。

《2024-2025年度报告》在全面分析2024年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案件数据的基础上,同步跟踪中国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商事仲裁国际交流和国内外商事仲裁理论研究的新动态,持续探讨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中的焦点问题。

报告还详尽梳理了民法典颁布五年以来在仲裁领域的适用情况,比较分析了不同仲裁机构关于多合同仲裁、追加当事人、合并仲裁等复杂架构仲裁的实践,并重点研究了近年来仲裁机构受案量最多的建设工程争议中的热点问题。与此重点研究相配套,贸仲还特别组织编写了《建设工程仲裁案例选编》,选择有代表性的15个贸仲真实案例,由仲裁员撰写分析点评意见,为行业纠纷解决提供实务参考。

《拉美研究》是国内首次聚焦拉美地区国别仲裁制度的研究,撰写团队多维交叉,兼具拉美本地法律实践与中国涉外法治战略理解。课题组组长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宋连斌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来自中国和拉美国家高校、企业和律所的法律专家。课题组采取比较法、实证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了拉美地区不同法系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的仲裁立法、机构设置、程序机制等情况,重点分析了各国仲裁法制在可仲裁性、管辖权、临时措施、裁决承认执行等方面的异同,深入探讨了拉美国家仲裁制度与《纽约公约》《华盛顿公约》等国际规则的互动融合与本土适用。

《2024-2025年度报告》《拉美研究》和《建工案例选编》形成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发展总结的引领成果,展现了中国仲裁在过去一年取得的亮眼成绩,为中外经济主体更好了解、认识、参与中国仲裁提供了有益参考,进一步推进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营造友好仲裁司法环境,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再添助力。

(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出席发布会)

王承杰秘书长表示,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经贸投资争议解决方式,已成为各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各国愈加重视仲裁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以贸仲为代表的中国仲裁机构在国际化和专业化道路上屡创佳绩,中国仲裁的国际公信力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攀升,中国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展现强大动力。贸仲将会继续高质量开展年度报告、国别仲裁制度研究及案例选编等研究项目,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助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以打造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精准、服务更加周到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标杆为目标,坚持独立公正高效,大力推动仲裁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提供高标准、高水平、国际化仲裁服务,不断提高仲裁公信力,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