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威宁司法局创新社区矫正“五心”教育工作法

2025-10-24 16:01:2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围绕提升社区矫正质效核心目标,积极探索并全面推行以“公德心、守法心、敬畏心、自信心、感恩心”为核心的“五心”工作法,通过强化教育管理、精准帮扶,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有效融入社会,为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筑牢防线。

入矫启航+社会服务,培育公德心与责任感

社区矫正管理局从矫正对象入矫环节发力,扎实开展社区矫正“第一课”,聚焦行为矫正与价值观重塑,帮助对象快速适应矫正生活。同时,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对象参与未成年人关爱、森林防火宣传等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其在服务社会中修复社会关系、培育公德心。

在教育形式创新上,威宁自治县司法局将公益劳动与集中教育深度融合,例如海边司法所曾组织2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缅怀先烈改造自我”烈士墓祭扫活动,有效激发对象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为其自力更生、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法治宣讲+案例警示,筑牢守法心与敬畏心

为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普法教育,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关于矫正对象义务、违规法律后果等核心内容,并结合危险驾驶、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帮信罪等常见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对象时刻绷紧“法纪弦”,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各类学法普法活动394人次。

此外,社区矫正管理局依托毕节监狱、威宁自治县看守所等警示教育基地,组织30余人次社区矫正对象走进监狱“零距离”接受教育。对象通过参观监舍、禁闭室等监管区域,听取监规监纪讲解,以及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讲述犯罪历程,深刻认识法律威严,进一步增强对法律的敬畏心。对违反监管规定的对象,该局坚决依法采取训诫、警告直至提请收监执行等措施,切实维护社区矫正严肃性与法律权威。

心理关怀+文化浸润,提振自信心与感恩心

心理关怀贯穿矫正全程。工作人员结合日常走访,对摸排发现或主动求助的有心理困扰的矫正对象,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个性化心理辅导方案,帮助对象正视心理问题,掌握自我调适、合理宣泄情绪的技巧,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自我矫治积极性与矫正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实地走访3700余人次,为矫正对象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在强化法治教育的同时,威宁自治县司法局注重传统文化熏陶,组织矫正对象学习《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著作,将法治的“刚性”与德治的“柔性”有机结合。通过引导对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反思过往行为、珍惜当下生活、感恩社会关怀,从思想深处杜绝再犯罪风险,筑牢思想防线,为其改过自新、积极回归社会照亮道路。

据悉,“五心”工作法实施以来,威宁自治县社区矫正工作质效显著提升,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持续降低,让更多对象通过矫正顺利回归家庭与社会,为当地基层治理与平安建设注入积极力量。

图为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