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那不得不拿出我的绝招:刑法!”“啥意思,主要靠你品!”10月16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参与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带来专题讲座《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金句频出,凭借其独特的授课风格和深刻的法律见解收获了现场500多名观众的满堂喝彩,现场互动不断、气氛热烈。
在讲座中,罗翔教授结合多个实际案例,深入解读了法律条文在营商环境中的应用。他详细讲解了违法与犯罪的区分,认为刑法属于最后法补充法,如果其他法律可以解决社会矛盾,那就没有必要动辄使用刑法。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窝藏、包庇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条款,并通过“私自办学”等常见场景,分析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讲解保险诈骗罪时,他列举了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认为如果保险法认为合同有效,那就没有必要适用保险诈骗罪的规定。
针对海南自贸港企业高频面临的法律问题,罗翔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与法律条文,开展实务解读。他重点梳理了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两大常见罪名,一是保险诈骗罪;二是合同诈骗罪。他以“买长乘短”案例为切入点,分析该案引发的学术争议,一方面警醒自贸港企业在跨境贸易中需严格遵守申报规则,避免因“钻政策漏洞”陷入法律风险;另一方面也提醒执法机关,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刑法,要注重法律的阶梯性,满足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让良法善治深入人心。
本届法律周首日在罗翔教授妙趣横生又干货满满的讲座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