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在海口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共同指导,海南省律师协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中外法律名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法治自贸港建设新路径。
本届法律周期间,围绕海南自贸港法律服务新机遇与国际法律服务交流合作、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法商融合出海等主题,举办16场交流会,并开展主旨演讲、嘉宾对话、仲裁观摩庭、专题讲座、签约仪式、专场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为自贸港的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在涉外法律服务交流会活动上,11位嘉宾作了精彩交流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以下内容是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协会主席许文杰的发言节选。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更好地对接国际规则、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保障,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谈到涉外法律服务,一定会提到“出海”。身为中国委托公证人,我在这里讲几点关于“出海”的看法。
第一,我们不怕出海,因为中国委托公证人制度是“一国两制”下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所有中国委托公证人,都是香港执业的资深律师,由司法部严格审核并委托。我们不仅具备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是爱国爱港的法律工作者,深刻理解国家政策与香港普通法制度的融合与实践。
第二,我们愿意出海。香港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其法律体系与国际商业规则高度契合。中国委托公证人作为香港法律专业人士,在处理跨境法律事务、国际商事合同、企业投融资、婚姻继承、财产权益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出具的公证文书,在内地与香港之间具有法律效力,为两地民商事往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法律保障。
第三,我们有能力出海。随着海南自贸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海南。在这个过程中,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复杂。中国委托公证人可以凭借其普通法背景与国际视野,为海南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因为很多中国委托公证人也拥有其他不同的法律专业资格,包括国际公证人、调解员、仲裁员等,对助力提升海南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内地与香港在法律服务方面的深度合作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愿意与海南的法律界同仁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涉外法律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