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在海口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共同指导,海南省律师协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中外法律名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法治自贸港建设新路径。
在法律周开幕式上,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小明、司法部副部长武增、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主席王俊峰、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施滨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肖胜方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现将他们的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以下内容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肖胜方的致辞节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自由贸易港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的法律制度供给、高效能的法治实施体系、高素质的法律服务队伍,对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保障自由贸易港各项政策与制度安排顺利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颁布实施,一系列配套法规政策相继落地,制度创新成果丰硕,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根基。
律师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服务提供者。全国律协积极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建设,并担任本届法律周指导单位。借此机会,我向广大律师同仁提三点倡议:
一是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律护航者。主动适应自贸港建设对法律服务提出的新需求、新挑战,深耕涉外法律业务,熟悉国际规则惯例,深度掌握数据出境、知识产权、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国内外法规,理解不同法域背后的文化、商业习惯和思维模式,提升跨境法律服务的专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二是做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积极建设者。充分发挥律师在立法咨询、风险防范、普法宣传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传播法治理念,广泛开展“法治体检”、普法等法律服务,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贡献专业智慧。
三是做国际法治交流合作的有力促进者。广大律师要扮演好桥梁纽带角色,加强国际法律同行交流互鉴,积极参加考察访问、学习交流、人才培训等活动,促进法律服务的互联互通,做“行走的法律名片”、“专业的规则翻译”、“文明的对话使者”。
全国律协愿与各方一道,以本届法律周为契机,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共同探索建立更加适应自由贸易港需求的法律服务机制,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