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让公证服务融入自贸港封关运作

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举行“公证与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交流会”

2025-10-23 09:19:4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以“法治自贸港·共享新机遇”为主题的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海口举行。本次活动由海南省律师协会主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指导,并得到了包括三亚凤凰公证处在内的多家机构协力承办与支持,旨在搭建开放包容高效交流平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17日上午,由三亚凤凰公证处暨凤凰公证研究院承办的“公证与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平行交流会在华彩二厅举办。来自法国和中国香港及海南自贸港多位公证专家,联袂奉献了一场关于预防法治的思想盛宴,深刻阐述了公证服务在自贸港封关运作新阶段的战略定位与创新实践,成为本次法律周活动的新亮点。

长期致力于中法公证交流的凤凰公证研究院副院长HEBRARD Marylise博士,用中文作了题为《公证在国际交往的作用》的演讲。她以国际视野审视公证预防性司法制度价值,举例论证了公证在解决国际间复杂问题时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国际私法与公证的关系,以及法国与中国法律的差异。她指出,公证行业对经济和法律的安全至关重要,公证人是文书国际流转的新参与者,在处理国际私法相关问题上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

法学博士、一级公证员、凤凰公证研究院副院长詹爱萍分享了《国际通行证——自贸港封关下的公证服务》。她追溯了公证与生俱来的涉外基因,重点阐述了涉外公证服务创新理念、实施路径和愿景。她强调,在制度型开放背景下,公证理应发挥好“国际通行证”的应然优势,丰富与“自贸港封关”相适配的高质量、国际化法律服务。

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律师毕文泰作了《中国委托公证人制度:连接香港与海南自贸港的法律桥梁》主题演讲。他详细解读了该制度运行44年、办理文书超205万件的实践,介绍该制度如何通过“委托公证人+审核转递”的双重保障机制,有效解决跨境文书的法律效力问题。他认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时期,这项成熟、可靠的制度,是连接香港与海南的坚实“法律桥梁”。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东盟区域法律服务部主任、海南省公证协会副会长、凤凰公证处主任徐春雷参加现场交流。他以《凤凰存证:有证据走遍天下》为题,针对传统取证、固证、出证的痛点难点,重点介绍了“凤凰存证”区块链服务平台的基础功能、核心优势、应用案例,演示了企业、执法、律师、个人取证的应用场景。他指出,通过“法律信用+现代科技”,可以有效解决“取证难、举证难、维权难”等问题。

凤凰助送,信用必达。与会人员还了解了“凤凰公证送达”服务平台的功能。该平台以见证送达过程,存证送达结果,保证送达效力“三大特定效力”,重点面向有法律意义文书送达需求的法院、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机构及自然人,提供内容可固定、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查验、法律效力强的服务。

专家们的分享,虽然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视角,但彼此之间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从HEBRARD Marylise博士阐释“为什么”是国际交往基石的根本之问,到詹爱萍博士勾勒“做什么”的服务创新路径,再到毕文泰律师展示“怎么做”的制度实践典范,以及徐春雷主任揭示“靠什么”的科技驱动引擎,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现代化的公证服务新图景,也有力地昭示公证服务将超越简单“证明”职能,向更高阶的风险管理、价值创造和规则衔接迈进。

本次增设的“公证与海南自贸港封关”主题板块,为法律周注入了更加丰富和体系化的内涵,亦是基于凤凰公证持续深耕预防性法律理论研究和综合法律服务的创新实践。成立6年多来,凤凰公证联手律师、调解、仲裁、法援、司鉴等行业,精心构筑“中西医结合”的法律服务链,跨境跨域法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合作伙伴遍及全球,国际化法律服务“朋友圈”不断壮大。

法律周期间,凤凰公证还专门设置预防性法律服务咨询展位,叫响“有证据走遍天下”的服务口号,并与来自境内外法律行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涉外公证服务、提供证据支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