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举行“国际商事调解的创新与新进展交流会”

2025-10-23 09:19:4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10月17日,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主题活动之“国际商事调解的创新与新进展交流会”在海口举办。来自境内外的国际商事调解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国际商事调解创新与新进展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交流会分为主题演讲和圆桌交流讨论两个环节。

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专家们以多元视角探析商事调解发展密码。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商事调解研究院院长熊智重点阐释了海南自贸港在国际商事调解领域的六大核心优势——制度层面,对标国际规则构建开放衔接体系;科技层面,依托智能平台提升调解效能;流程层面,以标准化重塑协同治理模式;人才层面,靠专业机制支撑国际化发展;区位层面,借战略地理优势促进区域融合;合作层面,以开放共建扩大国际影响力。

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举行“国际商事调解的创新与新进展交流会”

新加坡律师公会调解委主任兼外事委(中国部)主任徐振洋详细介绍了新加坡调解发展历史的亮点与现状。新加坡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建设与跨界合作,已将调解发展为兼顾效率与东方和谐文化的成熟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形成了以SIMC、SMC与法院规则为核心的多元运作体系,实务上普遍采用不同的机制,结合司法、政府与律师行业的协作,推动当事人优先考虑友好解决。他介绍,下一步,新加坡将推动更多国家签署新加坡公约并借助科技与人工智能提升调解质量与跨境执行力。

(香港)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主席苏绍聪分享了香港在智能化线上争议解决(ODR)领域的最新探索。目前香港已构建起法规完备、平台互通、人才荟萃的调解生态圈。诸如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融合AI、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打造了“协商—调解—仲裁”三阶段无缝衔接的线上纠纷解决平台,为跨境商事争议提供“零接触、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方案。

上海东方国际商事调解院主任汪怡群分享了国际商事调解的应用与发展,剖析了国际商事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灵活、注重共赢的特点,在化解商事争议、促进商业合作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调解不仅是争议的‘解决者’,更是商业关系的‘重塑者’。”汪怡群希望通过法商融合、多元协同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综合性解决方案。

在圆桌交流讨论环节,三位主题演讲嘉宾熊智、徐振洋、汪怡群围绕主题发言内容,在交流环节就国际商事调解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展开了进一步交流讨论。

结合自身40年香港法庭实务与国际调解经验,香港和解中心会长、香港国际调解中心主席罗伟雄认为相关机构需着力提升国家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能力,破解内地企业理念与国际规则衔接难题。他认同创新调解方法的必要性,建议搭建全新调解系统,联动媒体、律师、企业等多方力量,依托云平台推动调解工作专业化、自动化发展,实现案件科学分流,为企业“出海”争议解决提供支撑,同时丰富从业者专业发展路径。

海南省调解协会会长姜丹以“商事调解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为视角,系统介绍了海南自贸港商事调解行业的发展实践:以行业协会赋能重塑治理格局,为自贸港建设注入专业力量;创新确立商事调解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推动调解组织规范化发展;“调解优先”的制度环境初步形成;对标自贸港高水平开放的调解行业制度体系已具雏形等。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仲裁与调解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俊逸结合行业数据分享最新动态,指出行业仍面临收费困难、对法院支持依赖度较高等显著挑战,并提出四项建议:一是树立科学的调解理念;二是推广促进式调解模式;三是建立调解员合理报酬机制;四是争取法院更多制度性支持。

本次交流会汇聚境内外多元智慧,不仅为国际商事调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瞻思路与实践样本,为海内外调解机构搭建了高层次对话平台,更集中展现了海南自贸港在商事调解领域的积极探索与作为,为完善区域乃至全球商事争端治理机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