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鄢陵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日前,总台记者赶到这里,记录下党员干部抢抓住持续降雨的间隙,带领群众抢收粮食的情景。
鄢陵县大马镇太平岗村在全镇地势最低,记者赶到时,还有1500多亩玉米、大豆积水严重,村干部们正在组织机械排水。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党委书记 王俊豪:我们的窗口期只有48小时。关键时候,党员干部必须冲锋在一线,不落一亩,不落一户。
记者在大马镇政府看到,“秋收作战图”上,标注着各村的收割进度和130多名机关干部、200多志愿者的分布位置,镇干部几乎全部下沉到村里组织抢收。
村民王美池家的40多亩玉米地,积水有半米深,人工和收割机都难以进去采收。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太平岗村村民 王美池:搁家都愁几天了,见黑睡不着觉,不知道咋弄这点地。
村镇干部调来挖掘机和抽水泵,抽排积水。凌晨1点多,积水基本排干,收割机和志愿者一起上手抢收。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人大主席 骆喜玲:掰玉米,薅花生,摘辣椒,俺是碰见啥干啥。
记者注意到,大马镇武装部部长康向锋把头包得严严实实,一问才知道,他正感冒发烧。
记者:发烧了应该歇一歇啊。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武装部部长 康向锋:轻伤不下火线,这个时候抢收是关键,利用这两天的时间把这农作物收完,大睡两三天也值了。
庄稼地里低洼的地方全是稀泥,深夜作业的收割机稍不留神就会趴窝。驻村书记张剑锋守在地里,随时调动周围的收割机来牵引。
张剑锋的女儿上个月出车祸进了重症监护室。女儿脱离危险后他就赶回了村里,没黑没白地组织群众抢收。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太平岗村驻村书记 张剑锋:我也牵挂女儿,说实话我真想陪着,但是这一个村,几千亩地、几百户人的庄稼呢。如果不抢收,再连着下雨,这豆子都会发霉。
党员干部划片包干,带领志愿者把大豆连根拔起,从泥泞的田地里一车车推出。附近的烘干厂,镇里有专职干部24小时盯着。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镇长 张中卫:群众的粮食半夜拉过来,半夜处理。烘干的粮食帮助群众销售。镇里边的销售点就有五六家。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太平岗村村民 王进中:党员干部这么多人,黑了拿着矿灯,都没停事,吃饭都没吃饭,收庄稼、收玉米。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太平岗村村民 王美池:党员干部这回可真是帮大忙了,要再下一场雨,这都见不到钱了,一分钱也见不到了。
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太平岗村剩余的1520亩玉米和大豆,在新一轮降雨前全部抢收、烘干。目前,鄢陵县各乡镇的秋粮收割已全部完成。
(总台央视记者 李欣 赵坤现 李子国 河南台 许昌台)
编辑:高弼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