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活力中国调研行】武汉光谷: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

2025-09-02 19:54:3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欢 

蛋白质含量从8%提升至12%的高产高蛋白玉米、氨气和氮氧化物检测精度达到了百万分之一的气体传感器……

8月25日,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走进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和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感受这座城市涌动的澎湃创新动能。

图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孵化的科技成果。刘欢/摄

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共建,孵化面积16000平方米,集成青创之家、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功能。

环岛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是园内的代表企业。

“我们公司在初创时期,湖北青创园在办公场地、人才推荐方面给予了很多帮助,助力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总经理李敏说。

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动物生理无线遥测系统,通过无线技术实时采集血压、心率、脑电等多项生理信号,解决了复杂行为学实验同步准确监测的难题,在技术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

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总经理黄琳琳介绍,园区在孵企业及项目176个,累计孵化企业及项目215个,3年来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瞪羚企业等83个,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197项。

步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迎面一棵枝繁叶茂的“科创之树”引人注目。

这家成立于2021年6月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围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省市优势产业,链接国内外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头部投资机构等创新资源,建立了“早期拨转股+中期风险投资+成熟期产业资本介入”的持续助推孵化机制,助推高校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高效落地。

在武创院精准外科与微创器械研究所所长王博看来,武汉有着丰富的院校和医疗资源,医工交叉氛围浓厚,依托武创院能够链接技术上下游的多方资源。

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王博扎根武汉带领团队致力于将人工智能与临床手术深度融合,现已开发出多项全国首创的智能手术导航系统。

据他介绍,该所已取得14个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明年还将获得多项证照,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已达数千万元。

“截至目前,武创院已引进培育数十家高水平研究所和企业,覆盖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等多个前沿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格局。”武创院副院长王慧中说。

截至目前,武创院已设立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90余家创新单元,致力于营造“热带雨林式”的科技创新生态,累计孵化900余项科技成果、400余家科技企业。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