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网络普法创新宣传,晦涩法条转化为家长里短

2025-05-27 16:52:51 来源:大河网 -标准+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将于5月27日在河南举行。网络普法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各方广泛议论。

加强网络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也是落实国家“八五”普法纲要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探索普法治理创新举措、加强网络普法宣传教育、持续深耕网络空间法治化新实践,推动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

创新表达方式,让法治宣传“破圈出彩”。网络普法,要有趣,也要有力,力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应,方能让民众学得进、看得懂、记得住。近年来,河南省立足本土厚重文化积淀,积极创新普法产品,推动“枯燥说教”的法律条文向“生动演绎”转变,实现普法“有形有声、入脑入心”。比如,司法厅推出“掌上”可视化普法图谱《河南传统法律文化电子地图》,将河南省436项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立体呈现。同时,深入探索内乡县衙、开封府等知名地标中蕴含的法律典故,制作普法系列节目《古今探法》,让网民在“指尖滑动”中完成更为高效的普法知识汲取。以“有趣”为表、“有力”为里,因地制宜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宣传“活”起来、“潮”起来,既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法律知识,又能让群众在文化共鸣中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使其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拓宽传播途径,让法治强音“响彻云端”。普法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普法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是人们获取公共信息和法律服务的重要媒介。河南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广覆盖、快传播”特性,运用图解、动漫、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多种渠道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依法规范网络言行。比如,向全省投放宪法公益视频彩铃,覆盖8000万用户;制作《民法典为互联网做“私人定制”》等动漫视频;连续举办多届大学生“卓越杯”法治辩论赛;拍摄《我是安全小主播》普法视频,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坚持以新技术新媒体赋能精准普法,实现网络普法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推动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性循环,让法治在互联网上生机勃勃,也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厚植基层沃土,让法治力量“扎根生长”。“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网络普法的宏大工程中,建强基层队伍、发挥普法队伍能动性,是夯实法治网络根基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网络普法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河南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普法队伍,让法治实践在基层焕发蓬勃生机。评选网球奥运冠军孙甜甜等114名“新时代省普法宣传员”,发挥名人效应带动全民学法热情;全省26.9万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田间地头,借助微信群、村广播等渠道,用“土味普法”打通法治教育“最后一公里”;鹿邑县司法局自编自演的普法短剧聚焦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等现实问题,用“小案例”讲透“大道理”……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为切入点,将晦涩法条转化为家长里短的故事,让群众在参与中感悟法治、在互动中践行法治,真正实现良法善治,为筑牢法治社会根基注入强劲动力。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普法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我们期待,以此次网络普法行活动为契机,继续开拓创新,加大网络普法力度,创新网络普法形式,全力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全面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为建设网络强国注入强大动力。(戴治国)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