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直平坦的G240国道由北向南,经过山东莘县通往河南范县新城区,路西是聊城市莘县樱桃园镇辖区,路东是濮阳市范县城关镇辖区,中心线就是省际分界线。这一段国道被当地群众亲切地叫做鲁豫大道,常年车辆稠密、人流熙攘,一片稳定和谐的繁荣景象。鲁豫两省群众傍路而居,鸡犬相闻,守望相助。从历史上的“老大难”变成现在的社会治理“共享区”,发展,承载了聊城市“破界融合、同质推进”的不懈探索;变迁,记录着聊城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坚实步履。
融合共建:同织矛盾化解“一张网”
山东省聊城市地处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与河南、河北两省相连,所辖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与两省省际线长达130余公里,是山东的“西大门”,平安稳定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聊城市健全“四个一”机制,一体化建设矛调中心、一站式集成矛调资源、一揽子解决矛调诉求、一条链考评矛调质效,全力筑牢镇街矛盾纠纷化解“桥头堡”,聚力打造“破界融合、联通互动、同质推进、一体发展”的边界协作治理模式,携手打造交界区域的“平安高地”。
张某是樱桃园镇居民,几年前与城关镇女子韩某结婚,并在城关镇开了一家粮油店,婚后育有两个男孩。2022年6月,因女方原因,婚姻出现状况。张某提出离婚。韩某索要8万元“补偿”遭拒绝后竟以死威胁……为防止事态升级,城关镇向樱桃园镇请求协助。两地矛调力量携手了解案情,梳理诉求,制定调解方案。经调解,张某答应支付6万元费用,韩某承诺将孩子抚养权和户口交给孩子的父亲,纠纷得到解决。
在城关镇,由公安民警和司法人员组成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办公室”格外引人注目,其人员组成、工作流程与樱桃园镇的“两所一室”如出一辙,这是两地同织矛盾纠纷化解“一张网”的真实写照。针对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矫正等社会治理工作,莘县樱桃园镇持续加大与城关镇融合步伐,建立联排联调和社区矫正联动机制,内容涵盖信息采集、网格化治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多个方面。
齐抓共管:画好矛盾调解“同心圆”
“合同期没有到,我坚决不腾房……”河北省临西县的王某,租赁临清市先锋街道郝某的门市经营特色饭庄。合同期从2020年到2025年,三年来,因王某房租缴纳不及时,郝某想终止合同转租他人。双方产生纠纷……
王某致电临西县矛盾化解中心请求帮助,临西县立即向临清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通报情况,请求帮助。工作指令迅速分流到先锋街道矛调中心,先锋街道迅速指派网格员做好安抚工作,并协同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梳理案情。事件的起因是三年疫情影响经营,导致王某房租迟纳。2023年行情有所好转,王某一直在努力补交,目前还剩余4万元尚未补齐,一旦因搬迁停止营业,必将造成更大损失。
6月20日,王某与郝某来到先锋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临西县和临清市矛调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一并到场。在人民调解室,两地调解人员站在不同角度,分析中断合同的后果,并情理交融地打开郝某的“心结”,经过反复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王某保证10月前缴清房租,郝某承诺继续履行合同,这起跨省矛盾纠纷圆满化解。
临清市与河北省省际线绵延50余公里,涵盖先锋、青年、唐园、烟店四个镇(街道),人流、物流、车流来往频繁,生产生活、商业经营联系密切。临清市靠前服务、倡议建立两地社会治理联合机制,构建镇街“一站式”矛调中心,协调吸纳简易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等多职能部门入驻,制定“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化解流程,依托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与网格员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了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临清市与林西县每年召开一次协作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共同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一个村、大事不出两个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
携手共防:营造幸福和谐“共享区”
“不听谣、不信谣,天上不会掉馅饼;多分辨,细留心,一起守好钱袋子。”7月20日, 聊城市冠县警方深入基层乡村开展“反电诈”和反“养老诈骗”宣讲,再一次成功“跨界”,比邻的馆陶县村民也同时享受了“上门”法律服务。防范胜于化解、宣教预防并重,不仅是法治宣传同频共振,涉及到跨区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治安突出问题治理,两县也是第一时间联系协商,按照同一个方案同步推进实施。
馆陶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隔河相望。冠县与河北、河南两省边界长度约30公里,辖区涉及斜店、东古城、北陶等多个乡镇,这里行政区域交错,人员互动频繁,生产经营、婚姻家庭等跨界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镇街一级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夯实前沿阵地,让那些面对跨界矛盾“望界兴叹”“无计可施”的艰难时光永远画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则是融合共建、齐抓共管、携手共防的新格局。
聊城市坚持“边界有界、平安无界”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大力推行“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赋予了“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2022年以来,全市诉前调解纠纷21400余件,调处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占诉讼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数持续下降,万人成讼率为62.97件/万人,位居全省第一。
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