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封家书

2023-11-03 14:00: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 刘艺群

今年5月,云南楚雄州再逢干旱,一件已经化解的信访事项再次引起大家的担忧:村民的用水问题彻底解决了没有?有没有因为干旱,再次从“幸福田”回到“雷响田”?

为深入了解该信访件办理落实情况,结合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暨《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进乡村活动,我和我的同事回访了信访人李大哥。

李大哥前年从偏远的乡村寄出一封信件,反映他所在的村民小组生产用水困难。楚雄州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亲自到现场专题调研,并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克服一切困难,为群众排忧解难。楚雄州通过反复考察论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了从绿汁江提水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方案。在省、州各级信访、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大力推动下,项目于2022年4月启动,历时半年完工。项目建成使用后,不仅解决了李大哥所在村民小组的生产用水问题,还解决了周围8个村民小组的生产用水问题。

回访之路全程近百公里,一路上弯道太多。车辆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颠簸了4个小时,青香树村就在山脚的河谷边,从这里沿着山脚方向下去的山坡,就是村民们耕种的土地了。去年,我也曾经站在这里遥遥观望,青香树村周边的山脉纵横交错,遥遥相望,在稍微平缓一些的山坡上,三三两两分布着村民零星耕种的土地。那时的提水项目还没有建成,村民种植的玉米、辣椒还没成熟就已经被太阳晒得枯死在地里。青香树的村民们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数百年。数百年来,这里的地全靠雨水浇灌,村民们都叫这些山地为“雷响田”。

此刻,我再次站在这里,看着项目建成后的提水点、蓄水池盛满了绿汁江的水,正在通过管道源源不断流向山坡下的土地。绿汁江的水从河谷提到山顶,又从山顶输向山脚,为这片干旱已久的红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稍做停留,我们继续往山下青香树村走,一路上看到村民们在田间耕作,路两边的田里种上了葡萄、橙子、西瓜、番茄、玉米、辣椒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骄阳似火,老乡们晒得黑黝黝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之情,热情地指着那些水果、蔬菜一一向我们介绍。同行的双柏县信访局工作人员说,原来这里的村民都不喜欢强日照,但如今强日照成为好事了,西瓜、番茄等经济作物喜欢高温日照,而且现在有了水,种的农作物品种更多了,产量也翻了番。

李大哥家就在青香树村委会旁,看见我们过来,正在门口收拾农具的他连忙擦了擦额头的汗,直起清瘦的身子,冲着我们直楞楞地笑。我和同事问道:“李大哥,今年收成怎么样?”李大哥说:“往年要是遇到这种干旱,庄稼早就干死了,今年因为有了提水站供水,我们村种的西瓜、番茄长势很好,商贩们都抢着收购呢!”李大哥是村里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他家率先在村里盖上了砖房、买回了汽车,他除了种好自己的田地,还会定期到乡亲们的田间地头将分散的水果、蔬菜收购回来,然后统一卖给商贩。村里像他这样的农户还有几家,收购来的水果、蔬菜往自家门口一放,俨然成了一个小集市,商贩多的时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记得去年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问:“李大哥,你为什么想到要通过写信反映缺水问题?”他呵呵一笑说:“我觉得共产党就像我们老百姓的亲人,帮助我们搬迁到这么好的地方居住,虽然日子好过了,但大家还想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就想向党和政府反映,帮我们村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我们村有文化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种地的村民中就我还有点文化,所以他们就委托我写了这封信。”

今天的交谈中,李大哥的喜悦之情感染了我们,周围的人也不时和李大哥一样发出爽朗的笑声。当我们问到村民对信访件办理情况是否满意时,李大哥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党委和政府为村民办的一件件好事,“我和我们村的老百姓都非常满意,我们要感谢党和政府,让千百年来的‘雷响田’变成了‘幸福田’。”

告别李大哥,回去的路上,我不禁陷入沉思,回味着一路上的点点滴滴,也为此深深感动,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以百姓心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的来信当家书,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许许多多像李大哥那样的人民群众才由衷地相信党、拥护党、热爱党。

感谢这一封家书,它让我真真切切明白了信访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我将继续启程,用这一封家书时刻勉励自己、鞭策自己,将群众的热切期待变成矢志前行的动力,转化成做好信访工作的具体行动,认真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办理好每一封来信。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州信访局)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