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网信办:坚持网信为民 牢牢守住网络传播主阵地

2023-08-22 16:57:26 来源:东北网
分享:
-标准+

为进一步推动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网信办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新媒体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优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政务新媒体工作,建立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新渠道,持续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努力建设利企便民、亮点纷呈、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

善于开拓创新,建强全媒体网络传播体系。

创新建立新媒体传播矩阵,将牡丹江市230个政务类新闻类服务类新媒体账号纳入矩阵统一管理,开设专题专栏,精心组织开展重大主题网络宣传,形成网上宣传合力。创新建立四级联动网格群,将牡丹江市4914个网格群、居民(村民)群纳入全市网络传播体系,实现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四级联动,通过宣传任务下发、反馈、督办、考评机制,下发政府惠民政策、反诈、极端天气预警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传播指令50多条,网上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推动两级媒体融合发展,牡丹江市融媒体中心建成融媒体平台,实现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新媒体账号同步运营同步播发,日推送量由不足3W增至20W+,指导县级融媒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目前县级融媒体APP客户端下载比例平均达到常住人口总数60%以上,形成覆盖报台网微端全媒体发展战略布局。开展业务培训,邀请中国传媒大学、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单位)专家学者,对牡丹江市新媒体运营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全市网络新媒体采编人员工作水平。

勇于担当作为,促进自媒体行业健康发展。

构建协同工作体系,围绕网络统战工作实际需要,牡丹江市委网信办积极联系宣传、统战、公安、文广旅等部门,明确网络统战工作职责,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力的“一张网、全媒体、大统战”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网络人士联系机制,开展牡丹江市网络人士摸底调查,录入网络人士基础信息库,通过召开座谈会、建立联系点等方式加强政治引领,积极主动用网言网语开展工作,切实做到线上“键对键”、线下“面对面”,将网络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指导成立牡丹江市“自媒体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拒绝网络乱象、共筑清朗空间,切实增强网络人士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实地踏查共谋发展,组织域内外网络达人开展“爱家乡·促发展”“镜泊胜景·林海雪原”“童话雪乡”“镜泊湖冬捕”“世界黑木耳之都—牡丹江”等采风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湖光山色、现代工厂、红色遗址等地,通过“网友视角”展现传播雪城精神和振兴发展美好前景,在多个网络平台开设相关话题集纳展示,总阅读量达1亿+,提升了牡丹江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推进“网聚雪城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实践活动,培育雪城好网民典型40个,开展“最美好网民”评选,“掉掉与大彬”等3位好网民的事迹在国家级新媒体平台推送,网络作家“小刀锋利”荣获黑龙江网络文明宣传大使称号、“潇湘冬儿”荣获全省十佳青年好网民称号,网络人士群体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不断提升。

敢于斗争亮剑,牢牢守住网络传播主阵地。

制定出台《牡丹江市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管理制度》《政务类服务类新闻类新媒体矩阵管理办法》《牡丹江市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工作机制》《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意见》等制度,夯实制度保障。将新媒体建设工作情况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纳入市直单位目标管理,深入市直部门、县(市)区开展年度督导考评,通报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及要求。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察重点监督内容,制定巡察要点,组建巡察专班,开展实地巡察,强化考评整改。开展专项治理,积极对属地内政务网站和新媒体内容运营违规外包和宣传报道秩序规范开展专项整治,梳理备案全市非公有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禁止类和限制类单位31家。强化新媒体信息内容审核制度,对36家网站、新媒体下发整改通知书。加强业务督导,根据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多个维度,定期通报全市政务类新闻类服务类新媒体矩阵传播力排行,发布牡丹江市最具影响力的政务类微信公众号、新闻类新媒体账号、县(市)区政务类微信公众号、服务类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账号,充分发挥权威发布解疑释惑、凝聚人心的作用。

牡丹江市委网信办着力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全面提高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方面提供了经验启示。

一是全面加强新媒体建设,必须秉持为民宗旨。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网信为民,增加原创信息发布次数,发布信息更接地气,不断优化新媒体用户体验,畅通网民留言反馈渠道,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才能不断提升新媒体为民服务能力水平。

二是全面加强新媒体建设,必须坚持创新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推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技术创新,强化矩阵功能,加强新媒体矩阵重点宣传任务联动,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矩阵宣传合力,做好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任务的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才能为现代化牡丹江建设提供强大网络舆论支持。

三是全面加强新媒体建设,必须强化培训监管。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媒体运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强化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管理,严格落实《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管理制度》,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稿源关、安全关”,切实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要求,才能做大做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提升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