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新疆克州:以综治中心“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

2025-10-27 14:35:2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赵书城 穆小兵

自2个月前邻居在楼顶修建了花池,吴先生家的墙壁总是渗水。

“花池没做防水,浇花时,水从楼板流下来,渗到我家墙壁,导致墙皮潮湿、发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的吴先生多次找邻居协商,对方以“没证据”为由,拒不解决。

今年9月,吴先生将此事反映至阿图什市综治中心,该中心组织住建、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上门“会诊”。经现场测试,花池确实存在渗水现象。邻居不再推脱,双方坐进调解室,经释法析理,邻居同意为花池铺设防水涂层,并承担吴先生家渗水墙壁的修复费用。

今年以来,克州各级综治中心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形成解纷合力。

如今,在克州各县(市)、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发现办事群众的变化:进门前,或情绪激动,或一脸愁容;出门后,大多气定神闲、眉舒目展。

这是克州扎实有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克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努力让每起纠纷都在法治轨道上得到妥善解决,有力回应群众期盼。如今,42个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在克州落地生根,当地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路径悄然改变,平安克州、法治克州“枫”景正好。

图为阿图什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待来访群众。潘从武 摄 

整合资源建强“神经末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过去,矛盾纠纷调处资源碎片化,群众也面临多头跑、跑多次的问题。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克州依托综治中心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隐患,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形成了社会治理创新的克州实践。

综治中心要发挥作用,首先要适应群众需求。

辐射能力强、交通便利、群众办事方便,这是克州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建设选址的标准。如今,阿图什市综治中心伫立在城区繁华地段,日均人流量超百人;阿克陶县综治中心落户城区主干道与劳务市场相邻处,可辐射周边近万名居民;阿合奇县综治中心位于县城中心,毗邻219国道,交通便利,标识明显,自带“广告效应”;乌恰县涉外运输事务频繁,该县综治中心在货车司机集中住宿地设分支机构,2000余名货车司机可以“零距离”享受普法、调解、法律咨询服务。

除了场所位置方便群众,克州着力破解部门“物理隔离”,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综治中心职能作用。

在克州党委政法委的统筹下,当地县市综治中心建立健全“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督办落实”等65项工作机制制度,解纷有了法治化“路线图”。

阿图什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岩介绍,今年4月以来,阿图什市综治中心按照“高频事项常驻、低频事项轮驻”原则,推动19个部门入驻,综治中心解纷、服务力量大幅增强。

转办、告知、受理,阿克陶县综治中心创新的制式登记单涵盖10余项事务,登记单统一编号,便于查询、归档和回访,让群众感受到办事流程规范化。目前,这一举措已在克州推广。

今年以来,克州各综治中心接待群众1.82万人次,“有事找综治中心”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图为阿图什市综治中心“金牌调解室”工作人员正在化解矛盾纠纷。潘从武 摄 

攥指成拳高效定分止争

今年6月,乌恰县公安局民警巡逻时发现,某工地项目拖欠24名工人工资合计30万元。

线索随即移送乌恰县综治中心。综治中心指派人社、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及律师前往工地调解。核实欠薪事实、宣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联系发包方垫付资金,经多轮调解,工人如数拿到工资。

如今,克州基层警务力量发现矛盾纠纷后,向乡镇综治中心移交率达97.51%;各级法院入驻综治中心后,委托调解案件数量同比上升118.11%。当前,克州已基本实现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在凝聚合力的基础上,克州根据矛盾纠纷、困难诉求的不同类型和疑难程度,依托综治中心建立特色调解品牌,组建专家库或工作团队‘对症下药’,提升多元解纷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克州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周启亮说。

阿图什市综治中心联合银行、保险行业协会设立金融纠纷化解窗口,今年以来,该窗口调解59件由道路交通事故、信用卡逾期产生的涉保险、金融类纠纷,涉及金额达百万元。

乌恰县综治中心以当地司法局为主体,建立涉外纠纷联动调解机制。今年6月,在该机制的助力下,从事中吉跨境运输的一名货车司机成功要回了1.8万元运输费。

今年以来,“慕峰调解室”“巴仁杏调解室”“坎吉古丽调解室”“和悦调解室”等15个品牌调解室相继在克州各级综治中心启动服务,一批金牌调解员得以大展身手,“全科解纷”格局已然形成。

今年以来,克州各级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8500余件,涉及金额约3300万元。

图为阿克陶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待来访群众。潘从武 摄 

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力量

“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需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更需要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乌恰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志文说。

克州各级综治中心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听民声、解民忧、应民盼,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及时发现矛盾纠纷,上万名活跃在田间地头、小区、巴扎等地的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构成克州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体系的一线力量。

阿克陶县综治中心选聘5名法院、检察院、公安退休人员为人民调解员,发挥其威望高、经验足、法律知识丰富的优势,专门调解复杂疑难纠纷,成效明显;阿合奇县200余名乡镇工作人员、老党员、热心群众组成志愿调解队伍,协助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解纷,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乌恰县综治中心联合工会,为外卖员、快递员设立便民休息区“西极暖心驿”。享受热水、充电、阅读等服务的同时,外卖员、快递员在解纷现场耳濡目染,学习法律知识。如今,近千名外卖员、快递员在乌恰县走街串巷,成为排查矛盾纠纷的“生力军”。

“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重心在基层,力量也在基层。对克州来说,综治中心既是多元解纷‘终点站’,也是为民服务‘桥头堡’。”克州党委政法委副书记阿布来拉·艾比布拉说,克州将用好法治力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形有效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