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检察官提醒:老年人谨防“低价加工”黄金骗局

2025-07-14 17:37:3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孙威

瞄准身上戴有黄金首饰的老年人,打着“低价加工”的幌子偷盗黄金。近日,经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魏某等5人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拘役五个月,并各处罚金,部分被告人被判处缓刑。

“只要10元,只要10元,黄金加工,款式自选。”2024年4月的一天,70多岁的王阿婆买菜归来,被路边一摊位的广告词吸引了注意。出于好奇,王阿婆上前围观,摆摊的女子见王阿婆手指上戴有金戒指,立马凑过来说金戒指有点旧了,可以给其重新加工,变得和新戒指一样漂亮,并且加工费仅需10元。王阿婆考虑到戒指年代久远,色泽有些黯淡,去正规金店重新加工可能需要上百元,顿时有些心动。女子见王阿婆有所动摇,顺势主动摘下王女士的金戒指并交给摊位上的男子,男子拿到后迅速用力一拗将戒指拗断,放在案台上。王阿婆见此也只好同意对方帮其重新加工。加工期间,女子不断地和王阿婆搭话,王阿婆的注意力也放在聊天上,没有多看戒指的加工过程。

没过多久,金戒指重新加工好了,王阿婆拿到后发现自己的金戒指变薄了,该男子称王阿婆的戒指原本里面是有些空心的,现在重新加工成实心的,自然是会看上去比原来的薄。王阿婆回到家后越想越不对劲,找出当年购买戒指时的发票凭证,再对新戒指进行称重,发现竟比原来轻了3克之多,待次日上午王阿婆再去菜市场时,发现原来的摊位早已不见踪影,王阿婆立刻报警。

原来,魏某、刘某、冯某等五人见黄金价格上涨,起了从事黄金加工“生意”盗窃黄金的歪心思。他们每次作案分成二人一组,在各地的小型菜市场附近摆上摊位,专门面向辨识能力弱、维权意识差的老年人,用低价吸引被害人加工黄金,二人中一人专门负责招揽生意,通过和被害人聊天打掩护,另一人则在加工过程中偷偷用工具盗走一点黄金,当被害人疑惑重新加工后金饰比原来小时,又以“加工自然损耗”“原本非实心”等固定话术欺骗,使得被害人第一时间无法反应过来黄金被窃。待窃取到一定量的黄金后,再转移至他地继续作案。

经查,2024年4月12日至16日期间,魏某等五人以加工黄金为由秘密窃取被害人的黄金,共计作案10起,盗窃黄金共34.57克,价值达19000余元。到案后,魏某等五人陆续退赔相关款项。

2024年12月,慈溪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魏某等5人提起公诉。2025年3月,法院经审理,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检察官提醒:加工黄金首饰时应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店铺,不建议到非正规的五金店或找摊贩简单处理。当家中老人想加工黄金时,应当有人陪同,防止对方“看人下菜”。当发现重新加工后金饰明显比原来更轻,可能被“偷金”时,应及时报警反映问题,防止后续追赃挽损困难。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