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扎实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加大精准普法力度、强化维权帮扶措施、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劳动者合法权益。

精准普法
增强劳动者法治观念
临夏州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及法律援助律师,走进临夏市各快递公司开展全覆盖“送法上门”活动,制作《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维权指引》宣传手册,依托快递员服务站点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重点普及新就业形态人员维权渠道和注意事项,现场解答劳动者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引导广大快递员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各县市司法局组建专业律师团队,走进企业、招聘会、快递站点等劳动者集中区域,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服务。永靖县开展“法援惠民生、温暖返乡人”“司法护航春风路·招聘会中普法行”等法治宣传活动,康乐县法律援助中心联合龙首律师事务所到顺丰快递驿站、临夏科司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精准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强化举措
提升法律援助实效
在州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设立“安心行动”专窗,对农民工或新就业形态人员等劳动者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给予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一律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及时受理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案件,保障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权益得到维护。实行劳动者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全流程监控评估,指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办理劳动纠纷案件,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全面落实“一案一回访”制度,客观、全面反映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办案质量。同时,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对司法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转办的农民工欠薪事件,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一律提供法律援助。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7场次,解答法律咨询950余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800余份,办理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人员案件179件,办结司法部转办的农民工工资欠薪事件31件。
健全体系
构建全链条保障网络
全州法律援助机构加强与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构建“县级中心—乡镇站点—村居触角”三级服务体系,县级法律援助实体中心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或综治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调解、维权帮扶等工作,引导帮助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人员等劳动者通过协商、和解、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快速、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乡镇、工会等法律援助工作站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受理、转交相关法律援助申请。村居、律所等法律援助联络点公布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畅通维权渠道。临夏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联络点作用,深化“工会+律所+司法”协同机制,运用小额诉讼程序与调解优先模式,打造劳动者欠薪维权新模式,依托微信服务号、短视频平台搭建“工会法律云服务”渠道,发布科普内容24期,累计触达劳动者超10万人次;开通“延时法律咨询专线”,响应节假日、夜间紧急法律需求9次,实现法律服务“全天候”覆盖。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