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河南信阳:法律援助“市域通办” 群众维权“减负前行”

2025-10-22 10:22:01 来源:信阳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 -标准+

为进一步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模式,切实减轻群众跨区域维权负担,河南省信阳市司法局自2023年起创新构建了法律援助“全域通办”工作机制,2025年又被河南省厅确定为“市域通办”试点单位。在试点工作中,信阳市司法局持续深化通办机制,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实现群众申请“就近办、指尖办、一次办”,有效打通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破地域限制,确保“就近申办、市域通办”

“市域通办”机制的核心在于打破法律援助申请的传统地域限制。群众因案件管辖规定需跨县区申请法律援助的,现可在信阳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任一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由首次受理机构完成初审后,通过内部协同系统将案件流转至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有效解决群众“往返跑、多头问”的实际困难。

2025年7月,光山县农民工宋某某在潢川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讨薪维权。因被告户籍地在淮滨县,案件属淮滨县法院管辖。潢川县法援中心立即启动“市域通办”机制,当天完成受理并转交淮滨县法援中心办理,实现“异地申请、属地承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维权。

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双轨受理、智慧通办”

2025年4月,信阳市在原有线下通办基础上,上线了“信阳市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大厅”微信小程序,拓展线上通办渠道,形成“线下窗口全域受理+线上平台一键申请”的双轨服务模式。

线下,群众可前往信阳全市任一法律援助中心或工作站提交申请;线上,群众可通过掌上平台实现智能引导、在线填表、材料上传、进度查询等功能,推动“市域通办”从“就近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升级。

优化转办流程,保障“流转高效、衔接顺畅”

为确保“市域通办”机制运转顺畅,信阳市构建了市县联动、机构协同的案件转办体系。各法援中心指定专人负责跨区域案件初审与系统流转,建立标准化转办流程与办理时限,确保案件“接得住、转得动、办得好”。

2025年4月,信阳市法律援助中心转办至罗山县的王某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通过高效流转与专业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快速达成调解协议,申请人获赔23000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信阳全市通过“市域通办”机制累计受理、转办跨县区法律援助案件300余件,2025年案件平均转办周期较机制实施前缩短了3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下一步,信阳市司法局将持续优化“市域通办”机制,推动法律援助服务从“通办”走向“好办”,全力办好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让公平正义更加普惠于民。

编辑:刘海滨